如何写新闻短评
(2014-08-29 11:07:37)
标签:
教书匠快乐文化校园杂谈 |
分类: 2015高考语文总复习 |
如何写新闻短评
短评: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使用灵活的编辑部评论。它根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常常配合新闻报道就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代表编辑部发言。在选题、评述范围、理论角度、篇幅、规格等方面,它比之社论要具体单一、轻便灵活、短小精悍,一般由编辑部的具体部门定稿,属于新闻评论中的“轻骑兵”。短评的形式有两类:一是针对某一问题、某一事物,发表简短的评论;二是通常配合新闻报道,就实论虚,起深化报道的作用。
2. 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
短评写作有一定难度,要在千字以内写得简洁精粹,明白晓畅,给人启迪,令人耳目一新,实在不易。①立论要具体,选题要集中。短评以新闻报道的某一客观事实或社会上存在的某一典型事实为立论的依据,一事一议,开门见山,有的放矢。②问题要抓准,角度要新颖。短评要做到短小精悍,贵在抓准关键问题与问题的症结,强调角度要巧,立论要新,切忌面面俱到、泛泛而谈。③善于就实论虚,叙事出理。就实论虚、叙事出理是短评的长处。短评是针对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某件事、某个问题的某个侧面发议论的,易于具体、深入、亲切。短评写作应注意借助典型事例,边叙边议说清道理;同时要善于借题发挥,宣传新思想新见解,尽可能有点理论色彩。
3. 短评的特点和要求
第一,短小精悍。短评,顾名思义,理应是简短的、精练的,否则就不成其为短评。它一般配合新闻报道发表,对报道有一定的依附性。如果说社论是重型的武器,那么,短评则是一种轻便灵活的轻型武器。篇幅要短,一般在五百字左右。短评的论点应当集中、鲜明,论述应当一气呵成,力求达到“言近而旨远,词约而意深”,而不应当成为社论或长篇论文的缩写。短评要写得短小精悍,就要扣紧新闻事实进行议论,论题具体一些,论述要力戒空话、套话,避免“穿靴戴帽”,善于精心构思认真修改。
第二,新颖独到。新颖独到指的是要有新鲜引人的题目,对工作、生活、思想各方面的新问题及时加以评论。这跟它所依托的报道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如果新闻报道本身能提供新的由头、新的思路、新的依据,就有助于短评的新颖引人,给人以新的启发。其次,短评要新颖引人,还得有新颖独到的见解,有新的角度、新的论据、新的表述方式,以此给人以新的启迪。一些短评之所以写得一般化,引不起人们的兴趣,往往跟文章本身缺乏新意、角度老套不无关系。也正因此,要提高短评的写作质量,就得下决心剔除泛论,选取新的立论角度。
诸如,可以结合实际,采用正面角度,从典型人物的言行中选取论题、确定立论切人点。可以从正反事例的对照中进行立论。适当采用这一立论角度,有助于短评褒贬统一,是非鲜明,发人深思。还可以采用反面或侧面的角度,针对社会上对典型和方向性事物的片面看法甚至流言飞语,在与之思想交锋中确定论题展开论述。
总之,写作短评要善于围绕中心工作提出论题,从具体、新颖、多样的角度立论。力戒言论的一般化和公式化。至于一篇言论究竟选取哪个角度为宜,这要根据读者最能接受最为关心的问题,根据矛盾发展的实际情况决定。对于重要的典型报道,必要时可以通过系列评论,连续地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选取立论,拓展立论的角度,开掘立论的深度,从而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
4. 短评的应用范围
根据短评的特征,通常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适宜采用短评这种形式:
第一,为典型报道配发评论。短评经常从新闻中找主题,配合新闻发表,进一步阐明新闻的意义,交代必要的背景,作出适当的估价,或者在大量的事实中,取一个方面,从新的角度予以发挥,从而深化报道思想。
第二,另外三种情况下配发评论。媒体需要就某个问题发表言论,但是,按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与显著性而言,不必要用社论的形式;或者,社论已就某个问题作了总的阐述,但还觉得应该就某个侧面、某一点,再进行一些探讨;或者问题有了新的发展,需要根据新的情况结合实际再进一步发挥,都比较适宜采用短评这种形式。
第三,某种新的思想,新的观点,需要及时在公众中传播,也常常采用短评的形式。
第四,对某种时弊、倾向性问题或群众中的疑患问题,需要及时针贬与解答。
5. 短评的就实论虚的特点
其一,报道所提供的新闻事实是短评立论的基础。评论所要分析、解决的矛盾,是报道中反映出来的;评论所要提倡或反对的东西是报道中所涉及的;评论所要表明的观点和所要阐述的思想又是从报道的事实中引申出来的。也就是说,评论的论点从报道中来,但又高于报道;评论的思想从实际中来,但又高于实际;评论的论据从群众中来,但又高于群众。
其三,凡属成功的言论,说理议论既要依托新闻事实,又要有所超脱和深化。依托不等于局限,有的短评常常局限于复述报道的事实本身再加上一般性的表态,常常是就事论事,或者泛泛而谈,言论和报道缺乏内在的联系。正确的做法是,评论对于报道,更要善于务虚,从理论和政策的高度来分析矛盾,剖析事物,从本质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意义,以达到深化报道的目的。
6. 如何写作短小精悍的短评
第一,立论以报道为依托,在深化上下工夫。初学者在配写评论时往往会出现两种不良倾向:或拘泥于报道,一味简单重复报道内容和思想而止于就事论事;或游离于报道之外而不着边际地空发议论,以致引起读者反感。其原因之一是因为没有认识到短评与报道之间的又依托又深化的关系而仓促提笔所造成的不良结果。因此,在配写评论时立论既要以报道所提供的典型性事实为依托,又要在深化报道思想上下工夫。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由于有了现成的新鲜而又典型的新闻事实作为立论的由头和依据,既可以使短评的立论和论述有所依据,有助于就事论理,有的放矢,避免泛论;又可以使言论结合实际阐述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有助于深化报道思想;还可以使言论省却由于引用有关论据或另述由头所需要花费的一些叙述方面的笔墨,有利于节省篇幅。
第二,论题具体些,角度小一些、新一些。一些评论之所以未能做到短小精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跟题目偏大、角度过大分不开。相反,凡是有的放矢地集中议论一个具体问题或一个问题的一个侧面的短评,就容易写得短小精悍,言之有物。
第三,开门见山,不落俗套。有些见解,对写作短评不乏启迪作用。就结构而言,短评的开头对全文长短优拙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开头套话连篇,拐弯抹角,拖沓冗长,势必会将读者吓跑了,谁还会耐着性子读下去。开头把面铺开了,文章自然也短不了,读者也会不满意。开头问题提得突出鲜明,开门见山,不落俗套,文气也就顺流而下,便于一气呵成。一开头就一针见血地将实际生活中的某一矛盾现象具体地提出来,这是开门见山的手法。有了矛盾,就为分析矛盾准备了“靶子”,引发了思路,也有助于使言论写得顺畅、集中。这种开门见山,瞄靶射箭,一触即发的爽朗笔法,使分析说理紧扣对立面的思想展开,格外显得明快犀利,一气呵成,有助于消除人们的思想误区,给人以新的启迪。
第四,长话短说,评在实处。短评要做到短小精悍,在文字上还得有所控制,力求长话短说,惜墨如金。有必要打破大中型评论文章惯用的写作程式,重在亮明观点,画龙点睛,评在实处,不必过多地进行论证。
7. 依托报道写短评的好处
首先,对新闻报道来说,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和加强扶正祛邪、引导舆论的作用。众所周知,新闻的特性表现在以事实说话,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它既不能像评论那样可以直接做出理论上的阐述和论证,也不宜自我申述本身的价值。有了评论与之配合会有助于评价新闻、深化报道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揭示报道的意义,使读者不仅了解事实,而且理解事实,从而增强整个宣传报道的理论色彩和指导作用。
其次,对评论本身来说,有了现成的新鲜又典型的新闻事实作为立论的依托和论据,这就有助于就实论虚,说理分析,避免空泛;也可以使评论省却由于引用有关论据或由头所需要花费的笔墨,从而节省篇幅,使短评真正做到短小精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