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遗田白水台 拜纳西族圣地

标签:
旅游 |
白水台位于中甸县东南三坝乡白地行政村境内,距县城101公里,海拔2380米。
白水台成因是由于水中的碳酸氢钙经阳光照射发生化合作用形成碳酸钙白色沉积物,不断覆盖地表而形成的千姿百态的岩容地貌。该地属温带气候。周围的植被以黄背栎为主。
纳西语称白水台为“释卜芝”意为逐渐长大的花,白水台有“仙人遗田”的美称。步临台地,但见白水台层层叠叠,宛若片片斜月散落人间,又似纳西少女的银饰,叠饰成无数的银环,朝晕夕照,银光散射给人以抛金削玉般的清新。左侧,一泉台形似一弯新月,清泉盈盈四溢,相传是仙女梳妆的地方。泉台左下侧一石穹窿,洁白如玉,形如一怀孕女子,是当地群众供奉生殖神的地方,白水台不仅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又是纳西族东巴教的发源地中心,宗教活动和民族节目的活动之处。
步临台地,但见白水台层层叠叠,宛若片片斜月散落人间,又似纳西少女的银饰,叠饰成无数的银环,朝晕夕照,银光散射给人以抛金削玉般的清新。左侧,一泉台形似一弯新月,清泉盈盈四溢,相传是仙女梳妆的地方。泉台左下侧一石穹窿,洁白如玉,形如一怀孱女子,是当地群众供奉生殖神的地方。
白水台附近风光
白水台不仅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它还是纳西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称,纳西族东巴教的第一圣祖丁巴什罗从西藏学习佛经回平,途经白水台,被其美景吸引,留下来设坛传教。白水台由此成为东巴教徒的神圣之地。
就大多数群众来说,与其说来“灵洞”朝圣,不如说来观赏灵洞附近的壮丽风光,享受生活的乐趣。白水台在中甸三坝白地峡谷西端的雪山脚下。当你翻过重重高山,来到白地峡谷的山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的青山上镶嵌着一片巨型的玉镜银屏,它光芒四射,闪眼夺目。渐走渐近,渐近渐清。原来,这晶莹耀眼的银屏,竟似千百台迭起的琼台玉阶,又像千百道云波雪浪,自下而上,一台台,一层层,堆云凝雪,纯白如脂,莹润如玉,纤尘不染。台面上,有的如鳞细波,曲折有致;有的如银环滚动,连环相扣;有的如绢扇平铺,折痕四射;有的如花瓣相拼,形成各种奇花异卉;有的如大小梯田,叠层而起。左侧,有道20来米高的“飞瀑”;底下,有个广约半亩的月牙形泉台,泉水清洌澄碧,泉中有一天然塑像,宛如少女在泉边照影,披纱裹素,清秀俏丽,当地群众呼为“神女”。
到白水台观光,是一种综合性的旅游。白水台所在地----白地,是中甸纳西族主要聚居区之一。它虽然方圆不过百里之遥,但在整个纳西东巴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