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伍的平凡生活
标签:
暑假随笔给教师的精神松绑祁门一中惠振坚教师心理疾病溯源新浪名博惠振坚 |
分类: 原创●信马由缰 |
张伍的平凡生活
一般而言,每到暑假,张伍会得到两个月的休整。
张伍的老婆在学校附近开了个早点店,学校周边的店面不多,总共只有学校对面一排合计六家,早点店仅两家,其他的分别是小超市、文具店和杂货店。可以想象一下早点店生意火爆情形。张伍老婆店里生意好到应接不暇,主要做学生上学前那一阵的生意,有点海边涨潮的意思,直到早读铃声把学生的潮水收进校门后,张伍才得以把气喘匀。
每天清晨四点张伍与老婆就在早点店里忙乎开了,最难熬的是在冬季,几乎是咬着牙起床的,四点正是天寒地裂的时辰,在如刀割般的寒冷中,做馒头包子,煮稀饭,炸油条炸油敦,煎油饼。天天如此,日日如斯,让张伍在心里哀叹生活之苦,挣钱不易。千呼万唤的暑假一到,小店就能关门两个月,不用起早贪黑,才会盼得一个享受生活的轻松状态,张伍把暑假视为自己一年一次的福利。
早点忙过,张伍就去对面的学校上班,学校实行坐班制,张伍就利用坐班的时间把学生作业改了或者备课。好在是教化学的,课程多安排在下午,早点店的忙碌并不影响到工作。从实际情况来说,张伍的老婆如果不开早点店,她就得去工厂或者超市打工,照样摆脱不了一个累,挣钱还少,一家人的吃喝开销还会剧增,现在一日三餐的吃喝都在店里捎带进行了,儿子丢下饭碗就可以去学校上课。
张伍也想过,如果没有早点店的便利条件,自己也脱不了一个累字,自己就要承担起一日三餐食材的准备与制作,那是多烦的一个过程他是深有体会的。十年前,也就是开早点店前,张伍就一直是那么过的,一天里感觉在厨房的时间比在课堂里花去的时间还要多,备课也花不了做菜那么多功夫!现在,老婆把这些事情顺理成章地承接了下来,除了早上早起让他感觉不爽,其他时间,他感觉自己不就是成了一个享受生活的大老爷们了吗!
另外,一个不便让外人了解的情况是,一个早上忙下来,能挣到比张伍一天的工资多得多的收入,家里这几年能存下钱,在花钱上的胆子壮了起来,敢想敢花,多亏了早点店的特殊贡献。
有了钱的张伍还是可以从几件事看出迹象的。张伍和其他年轻同事们一样买上了小车,所不同的是,别人买车在先,且有父母支持,有老可啃。他买车迟了多年,他张伍全靠自己,他是来自乡下的穷光蛋,早年不仅别人怀疑,连他自己都怀疑是不是会找不到老婆。那时,工厂小工人都厌烦当老师的,没有几个钱,还喜欢动辄教育人,在介绍人的安排下,接连与附近工厂的女工相亲数回,均无功而返,那些女工对于张伍未来可能拥有的馅饼不感兴趣,对于理想信念这种悬乎的东西本能地敬而远之,有一种抵触心理。后来再有同事介绍,张伍都调动不出热情了,能不去则不去,甚至编出离谱的事情来推托。认为少一次失败的打击,才能多保留一点残存的信心。
现在张伍的车子是二十多万的,比部分小青年同事的还要贵上七八万,张伍的老婆说,要买就买过得去的,我们有这个钱,车子是长时间使用的东西,不能太差。
张伍和学校里收入高一些的同事一样在市区买了房子,这是远期投资的意思,他的儿子尚在高中,到读大学和毕业,还有若干年,这房子就是先期打下的一个基础,不至于到时面对大城市高不可攀的房价措手不及,至少变卖之后也能顶个几分之一,不会成为儿子婚事的一个制约因素。小店哪一天开不下去了,或者自己打算不开了,都是说不定的事,把钱存在银行里,生出的小利息简直是一个笑话,放到股市或投入基金,目睹了太多裤子都赔光的事例,当然也就不会傻到送于狼嘴,买房应该是不错的选择,物质不灭嘛,房子也不灭,物理书上早就这么明示了。
同事可以从张伍的穿着上看出端倪,十年前,张伍那形象就是一身行头剥下来不值一百块钱,皮鞋是地摊货,能值几个钱,看官们可以掂量,衬衣是十块钱一件的降价货,洗过之后从此拒绝平复,挺有个性,裤子和皮带都是极低的价钱买来,能与农民工的衣服质地比肩。
没钱的时候,张伍把自己不修边幅打趣为洒脱不羁,不走寻常路,个性的象征。有了钱之后的张伍,把现在的装备视为与社会的大融合,视为顺应形势发展需要,视为教育者形象的必须。
有了钱之后的张伍渴望得到休息。经过一个学期的起早贪黑,张伍想得到休息的愿望不能说不正当,往年暑假把店门一关,在家里待着,看电视用电脑,或是与同事切磋棋艺牌技雷打不动,可是这几年,张伍得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芝麻绿豆大的事情都要培训一番,以后是不是连走路怎么走是不是也要培训啊,这些培训堂而皇之地占用了暑假,搞到一个暑期结束了,张伍心里的各种累尚未抚平,又要开始打理店里的杂事,又要开始上课了。那些培训都是与继续教育相关的,而继续教育已经演变成一种“敌对”势力,成了几乎所有教师都反感的学习形式,这恐怕是当初提出继续教育这一美好理念的人始料未及的吧!
文\惠振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