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丁家的卫星

(2016-04-06 16:11:41)
标签:

祁门一中官网

祁门一中贴吧

祁门一中官博微博

新浪名博惠振坚

教师随笔

分类: 原创●信马由缰

马丁家的卫星

文\惠振坚

  马丁退休不及一年,熟人路上遇见了都会暗暗吃惊,马丁明显衰老了一截,连走路的姿态都有些令人担忧的晃摆。熟识的人以为马丁发生了什么事。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这一年对于马丁只是有点艰难,他在努力适应着退休生活,也似乎一直没有适应。

 

  在职的时候,马丁一直在五中当着班主任,那时,他偶尔开玩笑说,根本就没有体验过不当班主任的生活是什么样子,马丁像是上足了发条,每天极早就到了学校,又是办公室里最后离开的,课间不是找学生谈话做思想工作,就是约家长到校协商处理桀骜不驯的学生。学生抱怨不已,直叹生不逢时,遇到这样一个认真到让人无语的班主任。但马丁就是有本领让学生在毕业之后回过神来,内心充溢着感激。

 

  那个时候的马丁个人爱好就是一支接一支地抽烟,钓具已经搁置多年,曾经的麻友们也等于把他从圈子里排除了,不再视为不可或缺的一角。马丁已渐渐地把当班主任当成了爱好,只不过他自己没有意识到罢了。我们可是都看出来了,煎骨熬血的班主任工作在他已经不以为苦,甚至可以说达到了如数家珍的地步,他只要与你谈上话,无不是某某学生上课怎么了,成绩如何了,每个学生他都能滔滔不绝地讲上半个小时,听讲的人都已经厌倦了,他还是一副津津乐道的样子,让人内心里禁不住感慨,要选优秀班主任还要四处寻找吗,眼前这个人就是最佳人选。

 

  退休后,马丁找不到感觉,那种觉得自己重要的感觉实然消失了,烟散了。连同家长的关注、社会的聚焦似乎一夜间也都一并办移交一样被学校收回了。马丁闷得慌。那时一个班级六十多人,马丁班的学生还要多些,各种关系层层相托,都一门心思挤进马丁带的班上,终于进了马丁班的觉得马丁够意思,自己也有面子,没有进成的,暗地里骂马丁狗眼看人低。后来,学校采取电脑排班,马丁才算舒了一口气,他也不想平白无故地得罪社会上的那些人啊。每年排好班后,一些家长都要想方设法请马丁吃饭,如果吃饭只能订在周末的话,饭局有时会排上整整一个学期。年轻时的马丁喜欢喝上几杯,到四十多岁时,家长请客喝的酒是越来越贵了,可是喝起来感觉越来越差,一年中总免不了大醉几次失态几回,还一连数天特别不舒服,马丁后来也就刻意少喝,在当地发布了不准接受家长宴请后,马丁推托起来好像奉了圣旨,似乎理直气壮一些。有些酒不喝,反而会把关系莫名地弄僵,真是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 马丁不是圣人,自然做不到对那些酒局一概拒之门外。

 

  在职时的生活是繁忙的,忙到没有时间感觉无聊,包括周末也被补课占用了,每个班都在明补或暗补,社会上对补课有意见,不补课,社会上的意见也不见少。总有一些家长认定,把孩子交到马丁的手上再加上补补课就像上了双保险,这是马丁想挡也挡不住的一部分隐形收入,当然,马丁一直遵循你情我愿的原则,绝不会因为一个学生不补课就给脸色,何况马丁也算是进入当地的名师序列了,从来不缺自愿参加补课的学生。原以为退休后补补课也是充实生活的最佳选项,孰料退休后,家长们现实得很,补课已门可罗雀,十多张小板凳和两张小方桌放在家里就成了晃若隔世的场景。

 

  马丁一时半会没有适应退休生活,马丁的老婆适应能力却超强,她是四中教师,早在六年前就退了,如今在麻将场上驰骋,退休没有给她带来多少失落,她很快在麻将场上找到了第二春。人总得找点寄托,麻将场就是她的精神圣地,一天不打麻将就觉得浑身不对劲,对马丁患得患失的样子不以为然,说你也打麻将啊,要不搞搞骑行弄弄摄影,退休了,就要把一切放下。

 

  马丁当然放不下,老婆自然也不是一切都放得下,打麻将倒是可以暂时把她内心积郁暂时打发。儿子的事情越来越成为盘桓在大脑里挥之不去的烦恼。说起来也是怪事,儿子读书的时候几乎没有让他们操过心,成绩一直稳居前列,大家都以为是马丁夫妻教育得好,儿子才会这么优秀,其实,马丁心里清楚,夫妻俩人教导有限,儿子就是那种要强又心细的类型,天生如此,大家说他们教导有方,听起来当然是十分受用的。儿子高考发挥正常,到京城的一所大学里念书,后来到广州读研,再后来到上海就业,他们夫妻好比只是听儿子不断地发布好消息的听众。

 

  在他们大脑的构图里,儿子娶妻生子,在上海那座国际性大都市落地生根,将有着无可限量的广阔的发展空间,好消息还将继续,他们只要继续当好听众就结了。

 

  在儿子三十岁的时候,他们的焦虑开始升级,因为儿子婚恋方面一点进展也没有。他们恍然意识到在那座城市里落脚生根成本代价之巨,他们要做一件他们力所不及的事情,但是,他们没有选择。他们把几十年的存款尽数取出来,像是一笔巨款,达到瞠目的一百零三万,然后到工行电汇给欲在上海远效买二手小房的儿子,他们倾囊而出的钱也只是儿子要负担的全价的三分之一,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这两把老骨头要继续为儿子的房子做贡献,儿子在未来的二十年里,也将在房贷的阴影下度日。老俩口这时才算是整明白了,十年来工资看起来是增长了不少,可要是遇到办大事,落在虎口里还未必算得上一道菜呀。

 

  熟人讶然于马丁从银行汇出一百来万,马丁真是省到爆了。要是马丁有个一官半职,还会以为来路不正。了解马丁情况的熟人则不以为奇,马丁住的是五中的福利房,当时只花了两万多块。马丁夫妻在家里常年不过是一菜一汤,在学校食堂打饭,最多花四块钱一份,有一次因为连续多日只打一块钱饭两块钱菜与食堂承包人发生激烈争吵,最后食堂承包人一屁股坐在地上哭诉,说马丁老这个样子她会赔得裤子都没有了。 有人戏称,马丁是当代葛朗台,一再加工资,不舍得用,只不过是贪恋存款数字的变化,只是喜欢看着数字过瘾。现在大家理解了,马丁是为儿子攒钱呢,任重道远,而且一时半会看不到解套之日。

 

  这个时候,马丁夫妻反倒暗暗羡慕同事郑同,郑同的儿子高考后录取到不起眼的地方师院,郑同当时都不好意思多说,他的儿子师院毕业后,找到教育部门的关系,先是由五中聘用,一年后,参加地方学校考编,如愿以偿地成为三中的一名教师。关键是郑同后来花了七十来万把儿子的房子和婚事全部办了下来,在身边的儿子那还算是实打实的儿子,有个头痛脑热,年老了还有一个指望。像马丁这样的,儿子就像是一颗环绕地球运行的成本高昂的卫星,很多时候只能接收遥远的信号,至于地球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家里有了什么事情,到时也只能是徒唤奈何了。

 

 文\惠振坚

本博近期发表于黄山日报社旗下《黄山晨刊》的文章:

 
拒绝变化的日子(2015.12.29):http://www.hsdaily.cn/hsck/html/2015-12/29/content_10_3.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