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那些事儿
(2014-07-25 16:08:06)
标签:
提高职称工资祁门教育网祁门一中贴吧最新职称改革文件教育事件 |
分类: 原创●信马由缰 |
学校那些事儿
刘建义和方伟中尽管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教师,却是这所临江三中不可或缺的。他们俩人无形地分管着两头,刘建义是写论文的高手,不时获得省级甚至于国家级的论文奖,论文专业户一般,让对写论文摸不着头绪的同事们羡慕异常。方伟中则有发表论文的渠道,有赶着评职称的,抱着论文摸不着庙门,找他就结了。半年之内肯定可以如愿以偿地在市级的或者省级的刊物上刊发出来。这两个人的本事是大家慢慢看出来的,看出来之后,这两个人就有点星光闪耀的意思了。
教师评职称是最让教师心神不宁的事情,设计这一套路的人当初的本意肯定不是为了搞乱教育教学,可事实上达到了这个目的。从评中级职称到评高级职称,每一次要准备的材料之多,足以装订成一部不亚于《三国演义》厚度的评审材料。这里面包括的内容令人啼笑皆非,有连续多年的课程表,有多达数十份听课记录,有名目繁多的小结总结,有辅导指导新教师的证明,如果中途工作单位有过变动,则要原学校敲上许多印章来证明你这个人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最后,你还要呈上两篇拿得出手的论文,拿得出手的意思是,要么是获奖论文,要么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否则就会一票否决评职称的资格。机关单位吓唬普通教师的手段从来就不曾短缺,一票否决这个词足以让想要评上职称的教师吓得魂不附体哪。
评职称的那段时间如果一个教师还能够安心教学,那基本上算是神话。前后长达三个月的准备材料让人痛苦不堪,上课极少在状态上,作业也不大可能收上来批阅,对学生的态度显见地不耐烦,这也难怪,评职称是扼住教师喉管的事情,什么事都要分个轻重急缓吧,不分昼夜地赶材料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已经把平日那个和颜悦色教师毁得差不多了,孤军奋战赶材料还在自身可操控范围之内,但论文一时半会赶不出来,赶出来了,又在哪里落实获奖呢?哪里又有发表的渠道呢?!
刘建义与方伟中这一对大神很自然地成为急于评职称的教师们追捧的真神。那时刘建义早已拿到了高级教师职称,平常仍写论文拿奖很大程度上是给学校增光添彩了,教育局每个学期都会公布辖区里各个学校的教研情况,其中一大指标就是论文的档次质量,每个学期刘建义的省级国家级论文奖给三中带来亮点。刘建义在学校里确属忙人,是学校刊物和学生刊物的主编,有海量的文章要修改,但在繁忙的语文教学工作之余还是乐于帮助同事修改论文,经过他的手润色的论文花腐朽为神奇,文章结构清朗,观点明确,论证有理有序,拿出去参加市里的评审,至少也能获得二等以上奖项。一些同事没有找他帮忙修改,图省事从网上摘抄,则给自己找来了麻烦与尴尬,评审单位公布了一长串公然从网上抄袭论文者的名单。尴尬还算小事,问题是误了评职称的大事。
先前论文抄袭是表面严禁其实早已泛滥成灾的一个事实,到了后来,论文评奖举办方自己都弄得不好意思了,收了评审费的送审论文几乎都是把网上论文换个名字就拿来了,我交了钱,你就得给我一个我需要的奖,搞得就像是做买卖一样,让评审方面子下不来,所以逼着评审方借助度娘之力,凡发现肆无忌惮地大段大段抄袭者,杀无赦,一律名字示众,对于那些较为隐性的抄袭,把网上三四篇论文组合成一篇的,则安全过关。所以大多数教师论文是纯属浪费纸张的一种东西,但却不得不搞成轰轰烈烈的样子,因为职称需要,创收则更需要。
一般而言,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优于获奖的论文,但什么刊物会发表形同废话的,别人几乎说过千百遍的内容呢?相关产业应运而生,一些刊物靠给教师出论文增刊来创收,这是一个取之不竭的富矿,全国教师可是数千万之巨,你想发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排得上号。而三中的方伟中能够让你不仅排得上号,而且基本上可以限定在半年之内。你一定会担心自己的论文质量过不了关,这个你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在那本洋洋洒洒的论文增刊里,你会发现还是你的论文句子更通顺一些,更像一篇论文,也更像是有点文化的人写的。
不说你也知道,方伟中有朋友在出版社,这个便利是其它人所不具备的。就好比是有人可以直接传话给市委书记,而你却只能通过电台会议新闻见识一下尊容。
刘建义和方伟中有时会在三中的某一间老师办公室里碰面,彼此打趣,说对方是造假高人。这个话就夸大其辞了,论文在教师职称评选中作为一个不可缺的硬件还是实打实的材料,毕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有获奖证书,有发表的刊物,有据可查。假在其它材料,所谓的课程表可以是假的,根据需要新编几份就是了;几十份听课记录则是在最后阶段熬夜挥就。只要是能用写字的方式写的材料,都是可以编造出来的。前提只须你是一个可以按捺住狂躁的人,至少要在一两个月的时间里把假的内容造得近于天衣无缝,当然,如果有贵人相助,即使有些漏洞,又何妨!
文\惠振坚
2014.07.2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