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次去西递

(2014-02-11 22:57:13)
标签:

西递旅游

祁门旅游

祁门一中贴吧

祁门教育网

祁门大事记

分类: 原创●信马由缰

三次去西递

 

 文\惠振坚

  算起来去过西递三次。

 

  第一次是在九一年的样子,那时从学校毕业没有多久,在职业学校教了两年书,时间方面是富足的,压力几乎等于零。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不学英语关系不大,但也开设了英语课,其实就是对坐得满满当当的教室中的几个学生讲,绝大多数是听不进去的,也不想听,他们来职业学校前,对英语已经倒足了胃口,我作为英语教师,一时半会也无法做到校正他们的态度。

 

  可以想象,当时我一周有多么闲。这样就起了骑自行车到远离县城的地方转转的念头,之后就锁定了黟县的西递,距离祁门县城仅有四十多公里,对于骑自行车来讲不算是过高的挑战。

 

  当时骑的普通自行车可比不了如今的几千块的赛车,骑长途那个费劲,但到了西递之后,觉得不虚此行。那时西递村刚刚开发,无须门票。村民很淳朴,看到我这样一个骑着自行车来游玩的人,面带友善的笑意。我骑着车在小巷中穿行。中午的时候,在古村的一家小吃店吃了一碗素面,三块钱的面条已经让我尝到了饱意和满足。

 

  当时已经有几家展示古老手艺的小店铺,比如制砚,再比如雕刻,还有出售乡民自制的特产。一切在眼里是古拙,充满古老情趣的样子。我骑车在巷子里转了几个来回,也只遇到为数不多的几名游客,几乎想象不到几年以后游人暴增的情形。回来之后,写了一篇游记《骑车去西递》,发表在黄山日报副刊上,算是对第一次旅行的一个总结,也算是对西递村旅游的一个自发的宣传。

 

  第二次去时是时过四年,跟当时的女友现在的妻子一起去的。没有直达汽车,坐车到渔亭。在渔亭那个通往西递的三岔路口等了半个小时左右才搭上了前往黟县的班车,车行十二三公里的样子,在一个路口旁下车,一时不知往哪个方面走,仅仅四年,到处都在修路,尘土飞扬,旅游包车不时从身旁经过,激起更大的尘土,仿佛总是置身于沙尘暴的中心,让我们懊悔不迭。

 

  路口走到西递村比记忆中的要遥远得多,估计这里面有路不好走的原因,也有时逢盛夏,烈日当头暴晒的原因。

 

  这一回西递村已经建好了售票处,门票也已经是毫不客气的六十元之巨了。像当时所有没有多少钱的年青人一样,我和女友试图从村庄的别处进去,从而省下一百多块钱。显然,我们小看了村民的警惕性。看到我们走在一条通往村庄的小道上,一位正在农田里干活的村妇当即喊起来,说你们不能这么走,这里不给旅客通行的,要从前门进才行。村民已经把当地的旅游业视为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事情,据说每年,每位村民可以分得可观的旅游收益了。无怪乎她们显示出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的气慨。

 

  无奈买了门票。里面已经旅人如织,村庄里已不像我第一次来时那么空旷静寂落寞。我和女友随着一批游人,听着导游的讲解,在不紧不慢地的节奏中前行,不知不觉就过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确实,在这里,如果不跟随着导游的讲解,一些关于古老牌坊、祠堂与古建筑方面的内容就会错失。导游是当地的村民充当的,许多当地的女孩子甚至村妇成了导游,她们的带着方言的解说在我看来也是一种不错的特色吧。

 

  回去的路上照样要等班车,又路过热火朝天修路的路段,又受尘土肆虐之苦,心想,若干年后,如果我们再来,这条路的衰样一样会成为回忆的。第二次去西递印象最深的是路况之差,以及游人开始喷发然而各方面的发展不衔接的乱象。

 

  第三次去西递是在今年正月。这一回开车带着妻子和已经读初三的儿子前往,实现了一回去西递古村旅游的自驾游。在西递村口也与时俱进地修了较大的停车场,如我们一样自驾前往的游客不少。由于是在正月,也由于气温遽降,加上当天有雨雪,游客比起其它时候要少得多。

 

  我和儿子大多数时间都在拍照,拍古建筑,拍牌坊,拍感兴趣的一切。妻子几乎被每个小店铺所吸引,都会进去看一看。

 

  有村民不停地问要不要住宿?要不要导游?我们一再地说,开车来的,一会就走。下午五点钟的时候,我们经不住一位村民一再地描述她的农家乐多么卫生,食物又是多么有特色。在那里吃了一顿饭。买单时,发现比黄山市里的一些饭店还要贵啊,看来,这些村民在挣钱方面又有长进了,这个长进却让人不敢苟同。

 

  因为是自驾,回忆起第二次去西递的过程中多次等班车的辛苦,恍如隔世。是啊,十几年就这么过去了,人有了变化,西递村也有了变化,一切都在变化,什么是不变的呢!

 文\惠振坚

2014.02.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鬼故事
后一篇:杂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