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拱桥让什么人感到惭愧
○惠振坚
位于交通要冲的这座明代拱桥――平政桥(取政通人和之意)距今七百多年了,本该当成国宝级文物供起来让人观瞻的,却依然承载着一天里难以数计的交通工具往返,时至今日,大型工程车穿梭频繁,好比一个人老了,承受的压力却有增无减,让人联想到年届八十的老者的护犊深情,颤巍巍地牵着小孙子去上学……
一边是明代拱桥老当益壮,一边是现代桥梁的倒塌频频占据新闻媒体的头版。
让我们来看几例匪夷所思的桥梁倒塌事件:最近的是南京在建高架桥在浇筑过程中,桥突然间就塌下来了,一点征兆也不屑于呈现给施工人员;全国人民印象深刻的1999年重庆綦江彩虹桥一声巨响,建成仅仅3年的大桥突然整体坍塌,连带把40人攫去陪葬;江苏省徐州市投资760多万元的济众桥工程,原定今年6月28日举行剪彩仪式,却在27日坍塌,大桥都不愿意挨到通车那一天!2006年3月,主体工程刚完工的广东信宜市石岗嘴大桥突然坍塌,大桥竟然等不急了,决意不等装修好再上路;2010年7月24日,栾川县潭头镇汤营大桥倒塌,死亡66人,整个大桥没见着钢筋,估计包工头是想创造世界奇迹。
我不知道古人搞建筑收不收回扣,但我曾经居住的环境让我只能体会到古人做事的认真与智慧。我家的后院及其附近古老的马头墙高高耸立,墙面斑驳了,颜色早已不可分辨,但用普通的工具想要在墙上凿一个洞是很难做到的,糯米浆加石灰使得年深日久的墙面毫无缝隙可钻,加上烧制的青砖料足,坚韧无比。有时我竟怀疑那青褐色的墙面是铁的质地,才能任凭风雨,一副傲骨。
有一个小区建筑工程出现了严重的“露筋”现象(钢筋外露),建筑使用寿命大打折扣,尽管有安徽第一时间打抱不平,尽管有《市场星报》仗义执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承建者仍然得不到任何惩处!劣质工程无须付出任何代价,这等于是变相的鼓励。
今天,收取回扣渗透到方方面面,那些半路出家的建筑包工头用钱可以轻易摆平一切,在建造方面因而有恃无恐,以最小的代价攫取最高利润成了明目张胆的建筑业的常态。
建筑业本应有高门槛的准入机制,却落到什么人通过一番操作都可以搞到工程,搞到工程就是暴发的代名词!
社会太宽容了,罚的机制根本就是不健全的,漏洞百出的。
最近媒体曝光在有些地方竟存在把建筑用钢筋拉长的工厂,可以把钢筋拉长拉细到你想要的程度,每天生意火暴。这真是一种奇观,怎么会允许这种工厂的存在?
中国如果不加强并落实罚的机制,未来还会让国人不断经受建筑方面的悲剧,食品方面的荼毒,呈现诚信方面及公德方面的更大危机。
○惠振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