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屿纷争与外交底牌
(2010-09-23 13:25:12)
标签:
保钓运动钓鱼岛南海争端中国底牌国家尊严 |
分类: 原创●信马由缰 |
岛屿纷争与外交底牌
从最近日方扣留在钓鱼岛附近打渔的中国船长到几乎没有消停过的南海诸岛的归属纷争,中国政府似乎疲于应付。问题主要在于一些国家抢占先机,占了之后再说话,使得情况复杂化。另一方面,由于担心树敌太多,也因为先前国力方面的原因,在外交辞令上一直限于强烈抗议、严正交涉,使得一些周边国家看穿了中国的底牌,在进一步的挑衅行为上变得有恃无恐。
1978年邓小平对日本记者说,两国搁置钓鱼岛问题,到今后年轻一代有解决的智慧之时,再来讨论解决不迟。问题是日本一直没有停止对钓鱼岛的染指,从建灯塔开始起步,为达到长期占有钓鱼岛的目的,日本依托海上安保力量,在钓鱼岛海域形成了“军警协同、联合监控、多层拦截”的 “封锁线”。而大陆与台湾方面只是偶尔有几只渔船或者保钓船象征性地去游弋,宣示一下主权,有时都未必能成功靠近钓鱼岛。几天前中国渔政船就被这张封锁严密的网挡了回来!
国内激愤的情绪可以理解,过激的言论也可以体谅。愤怒都是需要一个渲泻的渠道的,特别是当还没有采取一个有效的反制办法的时候。
从随意修改教科书到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在许多可以触怒中国的方面肆无忌惮,是因为中国过去出于自身经济建设的原因而对于反制措施有所顾忌,外交政策底牌一次又一次地亮出,造就了日本更加强硬的态度。
我一直不赞成抵制日货这种做法,而且我认为许多主张抵制日货的人,在可能的情况下,会选择的产品可能还是日本产品。看看今日满大街跑的丰田、本田、马自达,看看手里拎的不是佳能就是尼康或者是索尼的数码相机,就知道人们支持质量取胜的产品,如果国货不自强,单凭爱国去选择,是靠不住的。
但现在,能够反制的办法就是在经济上对日本采取措施,这也是当下能够产生影响的唯一办法,否则日本在经济上得了便宜还卖乖。在经济上反制确实是不得以而为之。是日本逼人太甚。
对于渔民的保钓行为要大力支持,他们等于在替国家宣示主权;对于民间的反日集会行为要支持引导,每年特定的日子要隆重集会,这也是凝聚爱国力量的一种方式。一片沉寂反而表明民众对一切都漠然视之了,这绝非什么好事。
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岛屿纷争中,要表现出大国的灵活与力量,否则很容易失去尊严。当小国都在嘲弄中国的抗议方式的时候,是到了自省的时候了。○惠振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