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康州枪击事件给我们发出了什么信号
(2010-08-05 10:27:27)
标签:
康州枪击失业心理恶性事件报复行为失业保障社会底层社会现象杂谈 |
分类: 原创●信马由缰 |
美国康州枪击事件给我们发出了什么信号
○惠振坚
8月3日美国康涅狄格州曼彻斯特一位司机拒绝公司令其辞职的要求,尔后开枪射杀周围同事,造成九人死亡、多人受伤的恶果。
1月7日上午美国中西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城北一家美国变压器厂发生枪击事件,枪手打死3名工友后开枪自杀,另有5人在枪击事件中受伤。制造这起枪击事件的是一名不久前被解雇的失业人员,他因失业而强烈失望不满。
今年1月12日美国佐治亚州发生枪击事件,3人死亡,同样属于失业报复。
美国发生的事件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也许有人会说幸亏中国枪支管理严格,可以有效地防止枪击事件的发生。话是可以这么说,但可以肯定,我国枪支管理严格并不能彻底防范其它类型恶性伤害事件的发生。
我国因失业因下岗而导致的恶性伤人事件近年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百度上可以搜到相关报道,这里就不再赘言。
一些人喜欢用“社会转型期”一词来说明某些人必然要承受社会变化与变革的结果,但是,无疑这一词被泛用了、滥用了,仿佛失业下岗是社会底层的某些人应该承受的,而没有意识到社会应当尽责任尽可能维系社会底层人员赖以生存的底线。生存底线之不保,绝望就会产生,恶性事件就有了培植的温床。
在企事业改制的过程中,有些领导的权力被无限扩大,加上自身管理行为的不端,一些假公济私事件的发生,造成了部分社会底层的失望绝望。更有打着改制旗号,鲸呑国有资产,无端剥夺工人工作,因而酿成恶性事件。
美国虽说频频发生与失业相关的枪击事件,但不容否认,美国有着较为完善的失业救济机制,我国实在有借鉴的必要。一个失业人员内心的悽凉与无助是需要完善的机制来使之树起应对的信心的,这也是从失业到再一次就业的必要过渡措施。
失业之后,心理落差极大,落入天不管地不管无人来管的境地,必定使得心理上脆弱的失业者陷于精神上的崩溃状态。一个绝望的人最可怕,一个不计后果的人会给社会带来难以预计的危害。
我国相关机构应当对失业人员实行即时接管,从失业者失去职业的那个时刻始,就开始与企事业交接,并安排技能培训,为下一次就业实行过渡,从而给失业人员提供社会关注与温暖。
制约企事业单位权力无限的做法,法制上确保不得无故解聘职工。完善且规范用工辞工制度,借鉴西方用工方面不得有性别歧视、疾病歧视等等做法,用法律来保障从业者的根本利益。
对于工龄长达十年二十年的职工的辞退要慎之又慎,确非必要(如工厂倒闭、职工犯罪),尽量避免,不要触及承受的底线。
要安排对失业者的心理疏导,但仅有疏导是不够的,换位思考一下,你失去了职业,甚至是你为之干了几十年的工作,单纯的心理辅导有个什么鸟用?失业者更迫切需要的是一份能够谋生且重获自尊的工作。
美国枪击事件给我们发出的信号很明确: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同样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我们要为之做好一切防范准备,从根子上找到有效的抑制办法。○惠振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