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不办牌照的牛人不按规章办事以收代管以罚代管 |
分类: 原创●信马由缰 |
不办牌照的牛人
文\惠振坚
摩托车愈来愈多,在狭窄的街道上不时就有车从身后窜出,丢下一屁浓烟就跑得没了影儿了。
笔者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一些车子根本没有办牌照,只是在交警出现时才不那么嚣张。
我的两位朋友买了摩托车后,也不约而同地决定不办牌照,这肯定不是因为钱不凑手,或者想节省一点钱,因为他们的工作收入属于中等,钱不是一个问题。
他们像其它一些在买了摩托车后仍然没有办证的人一样,对自己无证无照驾驶的错误有几乎一致的认识,但仍然对花这笔钱心有不甘,都认为不化算,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在我与他们交谈后,发现不仅仅是办牌照这一件事,在年审,在处罚等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办牌照的费用有几种档次,有门路的,牌照可以以打折的价钱办下来,若是内部人,将以半价或者更低的价钱办下来,没有关系的人就只有吃亏?当然不能心甘情愿,于是也在忙着找人托关系去了,这样应该在买车后及时办牌照的事也就耽搁下来。
二是关系甚于牌照,笔者曾经眼见有一些人摩托车被扣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给熟人,通过各种途径,把无证无照的摩托车顺利地取走了,只剩没有关系的人,比如从乡下骑车来办事的人,才悻悻地去办理牌照和交纳罚款,给人的印象是老实人吃亏。
三是以收款代替管理,比如年度审验,只不过是一手交钱,一手盖印,对于车子实际的状况并无审验的过程,这钱交得不明不白。对于车主的安全并无实际的益处。
第四点是笔者的个人估计,执法部门前松后紧,从罚款上获取利益的动机比较明显,罚款并不是交到指定的代收点或机构,连票据也不开具的事情并不鲜见,而且据说在路面上执勤的人员多为临时聘请,不能排除一些人假公济私,中饱私囊的可能。罚款经济是也。
通过不办证照折射出的背后问题,的确需要主管部门好好地反思一下,在管理的规范化上做文章,从而让这些机动车主自觉自愿地去办照,自觉地成为交通法规的维护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