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己约的炮,含着泪也要打完!

(2015-01-25 18:46:32)
标签:

杂谈

http://ww2/large/4c97dba5jw1eolyfqoybtj20hs0dc402.jpg

南京一家农村经济信息专业合作社,以高息诱惑市民存款,一年多就有近200人上当,涉案金额近2亿元。

案件被披露后,连央视在内的许多媒体都将事件主因归结于这家“假银行”内部“装潢得和国有银行一样”,设置柜台、LED显示屏、叫号机等,甚至5个柜面上都安排穿着银行统一服装的职员在办公…

“长得像银行”就能骗钱?

在一个山寨遍地、连美国白宫都可以复制的国度,中国人什么没见过?

储户能心甘情愿地把钱掏出来存这儿,显然看中的是农村经济信息专业合作社这块牌子,而非谁穿了一件“像国有银行”的马甲。

农村经济信息专业合作社,一种国内可以工商注册、以农村打头“为本社社员提供专业技术、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服务”的合作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的规定,这种咨询公司根本不能从事吸收公众存款业务。但近几年,江苏射阳、镇江句容、山东惠民、河北平山却陆续出现了名叫农村经济信息专业合作社的“假银行”,各中缘由,恐怕只能问当地政府了。

据说,2010年10月10日沭阳县农村经济信息专业合作社成立时,不仅当地官员参加了隆重的开业典礼和剪彩仪式,宿迁日报还这样报道:“它既有一般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又不同于担保公司和其它金融机构。以‘生产 供销 信用’三位一体的模式,对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多元化、专业化、规划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都日报吹喇叭、官员站台了,谁还有理由不上当?

这也是各类“农合社”几乎都在非法吸储,却总是到了最后存款无法兑付,不是被挪入私人账户就是投资失败,被大量举报后才“被”发现和查处的原因。

中央“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却让“农村经济信息专业合作社”们把它变成了非法吸取公众存款的工具。明明是个假银行,却能堂而皇之杵在城市当中、并让许多“入社”的人都认为农村信用合作社就是个“银行”,可以存钱、可以得利息。这种“养而不教”,与其说政府部门在监管体系与制度方面存在缺失,不如说政府才是“山寨银行”诈骗案屡发的推手!

别怪把“合作社”装成“假银行”的骗子狡诈,也别怪把钱送进骗子手里想发点小财的人们愚钝。

——自己约的炮,含着泪也要打完。这应该成为政府的一种精神。[挤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海南有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