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到柳州出差,无意在一份小报上看到一首诗,记忆深刻。大意是:四处奔波只为饥,方得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齐,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娇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槽前结了骡与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城中主薄还嫌小,只要朝中挂紫衣……
挂了紫衣又怎样呢?诗中没说,但古人为求功名利禄致力拼搏、积极向上的心态由此可见一斑。
相传,有兄弟两个秀才进京赶考,刚出家门,迎面便遇到了一支奔丧的队伍。哥哥一见,脸就沉下来,心想:晦气,一出门就遇到死人,看来这回我肯定考不上了;弟弟见了,心里暗喜:好兆头啊,棺材(官财)、棺材(官财),升官发财,看来这回我定能考取功名了。果不其然,张榜那天,哥哥名落孙山、弟弟如愿金榜题名中了状元。
可见,积极的心态看到的总是事物好的一面,消极的心态则看不到。积极的心态象太阳的光芒,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心态则象月亮,出一十五不一样。
据说,积极的心态能激发脑啡,脑啡又转而产生乐观和幸福的感觉,这些感觉又增强了积极的心态,这样就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因此我们常见那些心态积极、乐观向上的人,体内都充满了脑啡这种天然的镇静剂;相反的,那些怀有消极心态和颓废思想的人,则耗尽了体内的脑啡,由于心情沮丧,脑啡的分泌量更加减少,于是,也就造成了恶性的循环。
有一家创业顾问公司做过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他们从一群创业者中召集了10名志愿者。首先,让他们穿过一间很黑的房子。在主持人引导下,这10个人都穿了过去。
这时主持人打开一盏灯。在昏黄的灯光下,当志愿者看清了房内的情况,都禁不住出了一身冷汗。这间房子的地面其实是个大水池,里面有十几条大鳄鱼!而他们竟是从水池上一座窄窄的小木桥上走过去的。
主持人问:“现在,你们谁还愿意再次穿过这所房子?”良久,才有3个胆子大的站了出来。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先前慢了许多;另一个颤抖着走到一半时,竟然趴下怕了过去;第三个干脆走了几步就趴下动弹不得了。
这时主持人打开了房子内的所有灯。志愿者们这才完全看清:其实小木桥下方装有一个颜色很不醒目的安全网,他们刚才都没发现。
“现在,谁愿意通过这座小木桥?”主持人再度问道。这次又有5个人站了出来。“你们俩为什么不愿意呢?”两人异口同声问道:“这安全网牢固吗?”
事情就是这样。当我们处于茫然无知时,我们都能够从容地“无知者无畏”,仿佛婴儿从不怕蛇;当我们都成为“全知”时,我们又可能因为“无畏”而失去了“从容”。但失去了从容的无畏发倒更加可畏,因为兴奋与拥挤中必然会有人跌落桥下,而谁又能担保那张网呢?
因此,创业成功,比拼的既不是“无知”,也不是“全知”,因为它们最终都归于蛮力。只有在昏暗的灯光下敢于前行的“有知”人,才最容易成功。因为他们拥有的是积极的信心,而别人却往往没有……
李贺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休蛇作龙。”
2007年1月1日,接手白领周刊。正赶上经理日报想发点东西在春节版上,嘱我写,遂成此文,聊以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