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救赎,是为了民族的担承

(2011-12-23 10:04:35)
标签:

情感

抗战老兵

孙冕

抗日

教育

民族英雄

杂谈

分类: 一管之见

救赎,是为了民族的担承

刘复经

    前言:当你看完这组图片(均来自网络),你会感到震惊、愤慨,甚至羞辱。这是一群耄耋之年的垂垂老者,更是一群舍身为国的虎贲之士,共和国的土地上有他们热血抗倭的血染风采,而今,他们却生活在极端的困顿和凄凉中,我们理应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们哪怕只做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小事,也会为我们这个民族因为偏见而犯下的罪孽进行救赎,于是,我写下了这篇文章,希望有良知的热心人能帮我多传传!http://s14/middle/4c97b5c4gb4b90ebf98fd&690
http://s10/middle/4c97b5c4gb4b90f1ebb49&690
http://s1/middle/4c97b5c4gb4b90f6f6110&690
http://s11/middle/4c97b5c4gb4b90fba2eaa&690
http://s12/middle/4c97b5c4gb4b9102470bb&690
http://s10/middle/4c97b5c4gb4b91093b1e9&690
http://s9/middle/4c97b5c4gb4b911471168&690
http://s5/middle/4c97b5c4gb4a96dc1b3b4&690
http://s9/middle/4c97b5c4gb4a96e0588a8&690
http://s1/middle/4c97b5c4gb4a97183eb20&690
http://s6/middle/4c97b5c4gb4a971cf39d5&690
http://s14/middle/4c97b5c4g787758341dcd&690
http://s11/middle/4c97b5c4gb4a970d8c3fa&690

    当创建文明城市的鼓点骤如急雨!

    当建设文化强国的呐喊势若奔雷!

    我竟惊诧于一个特异群体的苦难,那是一群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热血同胞,那是一群劫后余生却被政治羁绊的孤独守望者!当你走近他们,细心聆听那些几近风化的悲壮往事,认真观察那些近乎悲凉的生活状况,哪怕只是一点点,你都会觉得我们无法面对这些已经是风烛残年的生命。10年、20年、30年、40年、50年、60年,一个轮回的守望,他们都在孤独中渴望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体恤——哪怕是来自后代同胞的些微温暖和关爱。然而,60年过去了,许多以身许国的老人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60年过去了,一些化石般稀有的老兵,仍然守着困顿,至今也没有等来那个比生命还重要的荣誉!同样是炎黄子孙,同样是精忠报国,仅仅因为那些他们根本就不很明白的政治,他们,一群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的勇士,却羞谈荣誉,并且还要承受偏见带给他们的创痛。

    对这些老兵而言,60年太久,无法言喻的创伤早已结枷,几经磨难的灵魂已经麻木。但是,只要这些将不久于人世的老人还有口气在,我们就还有补救的机会,我们应该用真诚的忏悔为他们疗伤——哪怕只是为他们的伤口盖上一层薄薄的纱布,让他们带着最后的微笑原谅我们的狭隘,并给先死的殉国者带去迟到的慰藉。如果我们连这最后的机会都不能把握,如果我们还在做偏见的卫道者,固执的不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救赎,那么,我们将永远失去让自己良心得到安宁的机会,不管是一千年,还是一万年,我们将永远因此蒙羞!

    有人说,让以身许国的军人蒙冤,哪怕一位,都是罪过。那么,我要说,让整整一代热血报国的军人在冷漠的淡忘中孤老终生,则是民族的耻辱。如果我们现在还不能给这些民族英雄——那些已处风烛残年的抗战老兵——以微薄的体恤和关爱,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指责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毕竟,他们给了自己的祖先——哪怕是杀人犯——一个灵魂的安息地!而我们……

    面对这些抗战老兵,我哭,哭苍天不公!

    面对这些抗战老兵,我哭,哭历史薄情!

    面对这些抗战老兵,我哭,哭民族寡义!

    然而,值得高兴的是,在湖南,媒体人孙冕通过微博发起了关爱抗战老兵的活动,虽然是草根行为,但已募得的150万援助资金将大大的改善那些困难老兵的生活状况,至少可以给那些苦难的灵魂以丝丝的慰藉。写到这里,我不禁要问,当民间关爱老兵的义举如火如荼,我们动辄就可以免除数千亿外债的政府,我们出手就可以为日本捐赠数亿元物资的国有企业,是不是也可以为我们昔日的国之功臣做些什么!哪怕再晚,只要我们在努力弥补,就能说明民族的血仍未全冷,那份担当还是一脉相承!

    也许,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代,已没人愿面对一个枯槁老人,去倾听那些尘封的历史故事,但我们必须记住:

    关爱用劳动养育我们的老人,是我们应尽的孝道。

    关爱用汗水建设国家的老人,是国家起码的责任。

    关爱用鲜血保卫民族的老人,是民族永恒的担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