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情、意、行——我的班主任工作四字诀

(2009-08-29 15:50:33)
标签:

教育

                                   知、情、意、行

                  ——我的班主任工作四字诀

   所谓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而班主任就是那针眼儿。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单单一本《班主任工作手册》,洋洋洒洒150多万字,也没有穷尽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方法。我在想,如果哪个班主任真的象《班主任工作手册》上说的那样,面面俱到,力争完美,班主任非累死不可。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想一想班主任工作的心得,似乎很多,可想把它说出来、写出来,又感觉不是那么回事。

    日本本田公司的发展原因探究的案例,我一直难以忘怀。

     本田公司在成立之初,只是一个小公司。所以,创办人本田忠义和藤泽武夫两人经常在一起讨论如何使公司永恒下去。他们发现,很多企业经营失败,往往是由于资金链的突然断裂所致;而资金链断裂往往是产品销售困难所致;产品销售困难往往是企业的技术支撑不住所致;再进一步细致深究,他们发现,技术是人掌握的……他们被吓了一跳:企业经营的成败,最终竟然是基于人的思想!

    教育的本质,是使人心向善。所以,教育必须抓住学生的灵魂。想一想,马加爵、“范跑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这样说,学生上大学与否,其实真的是次要的,关键是人格的健全、道德的完善和情商的提升。我理想中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素质,使其能主宰自我命运,从而改善生活质量。由是观之,班主任工作的本质就是通过德育,为班集体营造和谐的健康向善的情感氛围、开发出学生求真、求美、求善的心理需求点。学生是处于特定的人际关系所带来的情感氛围之中开展学习行为的。班主任工作的主线就是与班级学生进行群体、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交流。舍此,均不是班主任的基本职能,充其量是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的派生职能,如收学费、打扫卫生等工作,这些工作,在班主任基本职能履行到位的情况下,都是不难解决的。我常常想,魏书生为什么能经常在外讲学几十天,班级仍然正常运转,成绩斐然?他的民主和科学的背后其实是学生始终处于主体性亢奋状态、处于积极的求真、求美、求善状态。班主任工作的本质抓住了,主线落实了,学生也就真的“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了。班主任工作的高难度和创造性就源于塑造人的灵魂。——要走进另一颗心灵,并且塑造她,谈何容易!更何况是整个一个班级几十号人呢!

   我想,要搞好德育,班主任必须在知、情、意、行四字上下功夫。

   所谓知,就是认知,是基于班主任的相关知识储备、而在师生交往中形成的作为班主任必然具有的班主任观、学生观以及教育的方法论知识,等等。

    首先,要对自我有一个认知。班主任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必须知“人”而善教。不同的班主任,因性别、年龄、知识结构、人生阅历、性格气质等的不同,管理班级的风格也千差万别。既要有虎威,又要有猴气。要弄清自己的性格、脾气和秉性,要根据自己的知识构成考虑治班理念、根据自己的性格、脾气、学科特点等考虑自己的治班策略,等等。

   其次,要迅速准确地认知学生。要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老师观、分数观、考试心理、家庭境况,等等。做到“通人情,晓左右”,才能知己知彼,教育有方。为此,要特别清楚“三种人”,即班级干部(由于他们是班干,所以他们的言行对一般学生影响较大。一个好的班干不仅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还可以带好一帮人。所以,班主任对班干队伍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文化成绩波动生(我以为,学生思想滑坡,行为必然错乱,成绩必然下滑。所以,成绩波动生的背后,归根结底,往往是思想意识问题。把握住波动生,有利于提高班级的整体实力)、学困生(班主任不能简单地把学困生归结为思想认识上原因,要从自控能力、学习方法、理想信念等方面去感知他们,才能收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效果)认识学生,就要掌握学生思想波动的先兆,作到察微知著,防患未然。

    第三,要对教育规律有所认知。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告诫为政者,要爱民而不伤民、扰民,所谓无为而治。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按规律办事。——如果不顾小鱼的肉身特点,厨师们挥舞锅铲瞎折腾,食客们面对满锅的鱼刺是无法品尝鱼肉的鲜美的。班主任要做学生的思想、心理工作,也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所以,要对教育规律有所认知。班主任管理涉及到多学科。庄子在《逍遥游》中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这就启发我们,必须加强自身内涵的修炼,增加做班主任的底蕴。刚工作时,如果有人跟我说,班主任应该是个“杂家”,我肯定认为是领导骗我们年轻人好好进修业务的。但是,班主任工作的经历,告诉我,唯物辩证法、教育学、心理学、美学、伦理学等等,应该是我们班主任业务素质提升的必读科目。为什么有的班主任教育学生,不用吹胡子瞪眼睛,也能使学生潸然泪下呢?看来,还是这些班主任的底蕴足啊!教育规律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诸如现代的教师观、学生观,还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美学等诸多方面,一个班主任,如果不清楚师生心理相容原理、最近发展区原理、皮革马利翁效应、多元智力结构理论、情商理论等等,班主任工作是没办法有效开展的。经验表明,凡是按教育规律教育、处理学生是,效果就好;反之,违背教育规律教育、处理学生时,效果就适得其反。所以,我们要读一读魏书生、李振西、万玮等名家。

    此外,基于学生的思想状态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引诱的规律性的认识,我们班主任要对学生的思想波动的诱因要有准确的认知。从时间分布上说,班主任要对班级管理的“焦点事段”有清楚的认知。如,起始年级的第一次月考之后,是学生成绩分化的加速期,背后是学生思想波动剧烈期。再如,所有年级的考试期间、学校运动会、节假日放假前、每天上课前的准备期、第二场晚自习前、晚就寝熄灯后等等。作为一个班主任,学生学校生活中,哪些时段是你的管理焦点不清楚,很难说你能把握住学生的思想脉搏。

   第四,要把班主任的治班理念明确地告知学生。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关系,但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主动权应该在教师这一边。师生双方在交流过程中,信息的释放量往往是不对称的。作为班主任(其实万物皆然),在学生面前,具有两重存在,一方面,你是一个拥有一定的知识、情趣、个性、教育理念等的真实肉体——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你;另一方面,在你的知识、情趣、个性、教育理念作用下,在与学生发生教学相长的互动关系的过程中,被学生所理解的具有主观色彩的你——这是一个主观存在的你。公共关系学上有一句话:公众必须被告知。师生关系包括班主任与学生关系是学校公共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将一个真实的自我,告诉学生。也就是说,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治班理念、自己的良苦用心告知学生,使其最大限度地理解班主任。譬如说,我会明白地告诉学生,作为班主任,我怕批评学生。我会这样说,我们同学没有思想品德问题,女生清纯可爱、男生狡猾可喜;偶尔犯点错误,常常是认识水平不够所致、经常犯小毛病,往往是自控能力不够所致。你让我怎么忍心批评你呢?(你说,学生听了我这话,心里会不舒坦吗?)

   所谓情,就是情绪、情感。情绪、情感均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情绪、情感状态对班主任工作的效果影响极大。

   首先,班主任要有健康的情绪。班主任工作很累,但不应该是心累。年轻的夫妻初为人父母,哺育婴儿累不累?但还是乐滋滋的。为什么?爱心使然!班主任要有健康的情绪,对学生要有爱心、要有感情,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带着积极向上的情感走进教室,以自己积极的情绪、情感去感染学生和其他任课老师。有爱心、有感情,面对学生的错误,你才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你才会以宽容的心理去批评、教育学生,你的教育行为才会有理有利有节。

   第二,要注意采取各种措施去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

(1)宣传任课老师,使学生信任任课老师。当然,宣传课任老师,要源于现实,又要适当地高于现实,使学生能“亲其师,信其道”,给老师以想教、乐教的强烈愿望。

(2)营造班风、学风,使班级成为学习的乐园。我常用“我拼故我在,我在故我拼”,“不比智力比毅力,不比家境比心境,不比计划比行动,不比过去比现在”等话语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3)注重考前、考后的心理调节,使学生正确面对考试。什么叫考试?我觉得考试是这样一个过程。考试是一个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特定的心态下解答特定试题的过程,是一个审题并根据答题规范调遣所学进行答题以便更多的得点分数的过程。

    考前,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考试是为了发现问题而不是掩盖问题,发现不了问题的考试是无效的考试。因此,在平时的测验过程中,不要指望试卷没有难度。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分数观,分数不是鲜花,可以满足自己一时的虚荣心;分数也不是大棒,可以拿来打击学生;分数仅仅是自己学习状况的“晴雨表”。

    考后,要做好鼓励工作。要平等地对待成绩好与差的学生,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我经常告诫学生,要有五种考试心理,这样情绪稳定,才能正确的面对考试。这五种心理是: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②“天塌下来,有大个子撑着”的乐观心态。③“我易人易,不能大意;我难人难,不怕困难”的淡泊心态。④“两强相遇勇者胜”的自信心态。⑤“风来疏竹”的禅宗心理。

(4)千万不能伤害家长的感情,使你拥有不错的口碑。市场营销上讲究一个理念,每一个客户背后有十个客户,同理可证,每一个家长背后有十个家长。所以,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所谓的优生家长和差生家长。家长非常忌讳听说自己的小孩是“差生”。要用“学困生”一词而不要用“差生”一词,要跟家长讲明白学生的实际情况。

(5)要尽量避免在大庭广众之下使学生下不了台的局面,使师生心理得到相容。如果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会恨你一辈子。如果一时冲动,事后也要及时采取主动的姿态来划界矛盾。须知,政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

  所谓意,就是指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毅力和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意志品质是在逆境中养成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而且学习基础越差,遇到的困难越大。所以,要加强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首先,班主任要有意志力。要让学生体会出班主任贯彻治班策略所具有的决心和坚强意志,决不是随便说说而已。班主任要利用班会课、个别谈心等机会,向学生介绍自己当年是怎样刻苦求学的。这往往容易使我们班主任在学生中产生一种人格魅力,使学生在心目中有一个充满坚强意志力的榜样。

   其次,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数不胜数的勤学苦练的名人逸事。闻鸡起舞、囊萤映雪等典故几乎家喻户晓,激励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坚强不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礼记》中有名句:“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刚。”孟子也有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矣,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行拂乱其所为,……”还有郑板桥的名诗:“咬定青山不放松,扎根原在破岩中。千锤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等等,通过欣赏这些名言名诗,学生既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意志力也潜移默化地长进了。

    第三,通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毅力。可以师生之间竞赛,也可以学生之间竞赛。学生之间竞赛,可以搞班内学生之间竞赛,也可以搞班级之间竞赛;班级内部还可以按性别,男女生之间竞赛,也可以按小组进行竞赛。这种竞赛,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挫折教育与成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集体主义思想教育,是意义深远而富有成效的。此外,通过召开一些主题班会,来激发学生的意志力。

   第四,要加强自信心教育。我曾以“我也灿烂”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表扬和自我表扬,场面非常活跃,很不错的培养了学生自信心的。

    所谓行,就是指行为。前边所说的“知、情、意”,最终都要落实到行动上。总的来说,师生的行为要中规中矩,行而有格、行而砺志、动中有情。

    首先,班主任的教育行为,要合乎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实际,做到因材施教;还要能惩恶扬善、激情砺志。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班主任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的行为,往往是教育行为,而且,更多的是批评性的教育行为。因此,班主任的批评性的言谈举止,要坚持“知、情、意、行”的统一。

就教育对象而言,实施班会课,是班主任常规的教育行为。通过班会课主题的系列化创设学生的精神家园,使全班学生有一个方向感、安全感和归宿感。也就是说,通过班会课主题的系列化,使学校的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内化为全体学生努力进步的“精神穹宇”,在这一“精神穹宇”下,学生有明确的危机意识进而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在思想、学业等各方面有对学校、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信赖的安全感、有只有在本班而非其他班级里才可以得到全面的自由的发展的归宿感。关于这一点,本人曾在《由“被认知”到“被认同”再到“被拥戴”》一文中谈及,在此,不在重复。

    其次,与学生家长的接触过程中,要讲文明、守礼仪。对问题行为学生、学困生家长的交往过程中,更要息事宁人,千万不能趾高气扬、高高在上。当然,对个别江湖习气浓厚的家长,要做到有理有节、不卑不亢。我们班主任往往身处校园这一方象牙塔中,与社会上浸淫日久的家长在交往的规则、观念上可能悬殊较大,这就更要求我们注意这一点。

   第三,应要求学生有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诸如要求学生的生活要有规律,学习要有计划,听课、作业等要关注细节等。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场持久战、拉锯战,不要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第四,积极稳妥地处理男女生交往过密的问题。关于这一点,本人的《处理早恋现象新思维》中谈及,不在重复。

  教育,不仅是理念,更是实践。知情意行就这么四合一!

 (此文已发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