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探寻美国铁路华工
探寻美国铁路华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64
  • 关注人气: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华人遇到印第安人(上)

(2007-04-16 08:47:20)

    当华人遇到印第安人

 

当华人遇到印第安人(上)

 

    香港女作家亦舒是写爱情故事的高手。但她的作品,偶尔也有不以男女感情为主线的时候,例如有一部名叫《纵横四海》,在亦舒小说中就很特殊。

    小说的男主人公罗四海,出场的时候是广东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为填饱肚子而出外谋生。先到香港,后来听说北美修铁路可以挣钱,就搭船漂流到北美。不过亦舒到底不舍得让她笔下的主角去受铁路华工的苦,所以她安排罗四海阴错阳差地继承了一个华人开的洗衣铺,虽然同样是当年北美华人最普遍的辛苦职业,但好歹是有自己的一点小产业吧。

小说里,罗四海在漂洋途中结识了一个为人豪爽的忘年交庞英杰,此人参与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清廷追杀,流落到海外,后来带着一身功夫去到北美,成为铁路华工的头领,在华工和铁路公司老板之间斡旋,为华工争取权益。这个情节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史料表明,当年北美的铁路华工中的确有不少人是清政府通缉的对象,甚至还有太平天国失败后的残余兵将。这些人流亡到遥远的北美,就是为了躲避清廷追捕;而在当年的华工里,也确实存在着类似帮会式的团体,也有他们的头领和统一的组织行动。(这方面的故事,本博另文详谈)。

    于是,小说就通过罗四海的眼睛,描写了当时北美的铁路华工以及所有华人的遭遇。华工的工作危险,待遇低下,他们所受到的歧视和他们被镇压的反抗,小说都一一涉及。难得的是,作者还敏感地注意到了铁路华工的故事里一个常常被人忽视的细节:关于印第安人。铁路要经过印第安人的聚居区,占用他们的土地,这会引发怎样的后果呢?

在小说里,罗四海注意到了庞英杰腰间挂着枪。

    四海轻声问:“枪用来对付白人?”
  庞英杰摇摇头,“红人。”
  四海没见过红人,想像中他们面孔一如关公那样血红。
  “红人最凶狠的一族叫苏族,已叫白人赶尽杀绝,只剩酋长坐着的牛率领着若干部下逃到洛机山北部出没,为防万一,工头都配枪。”
  “坐着的牛?”
  “那是他们的名字。”
  “听说红人喜活揭人的头皮。”
  “现在也不那么野蛮了,此刻他们非常潦倒困苦,十分嗜酒,打猎度日。”
  “好像只有白人挺得意。”
  “嗯。”

    简单的对话,带出的却是一段沉重的历史。横贯北美的铁路枕木下,卧着多少华工的冤魂,又凝结了多少被夺去家园的印第安人的血泪!

另一处情节更奇,作者安排了两名伙计到罗四海的洗衣铺打工,一名印第安人,一名黑人,和华人一样都是深受白人压迫的有色人种,颇有点“亚非拉兄弟手拉手”的意思,也可看出亦舒实在是个很性情的小说家。而那个名叫“踢牛”的印第安人,居然还是个酋长!每到月圆之夜,踢牛就会行踪神秘。

    四海好奇心强,尾随在他身后。
  红人也机灵,发觉了,转过头来,拍拍胸口,“四海,朋友。”
  四海也笑说:“踢牛,朋友,深夜,到什么地方去?”
  踢牛手中挽出一个包袱,他恭恭敬敬把它放在地上,小心翼翼打开,四海看得有点心惊,不知布包中会滚出什么东西来。
  只见踢牛小心揭开包裹,四海踏前一步,噫,他讶异,是一顶美丽的羽冠。
  踢牛将它缓缓捧出,庄严地带在头顶,“踢牛,一族之长。”
  那顶雪白绣珠的羽冠使踢牛看上去与平时好比判若两人,四海从来不知踢牛原来是酋长,不禁刮目相看。
  “你的族人呢?”
  “全遭白人杀害,土地,牲口,都叫白人抢走。”
  “啊。”
  踢牛声音悲凉,“一族之长,现在替黄人洗衣铺打工。”
  四海见他说得有趣,忽然想笑,却又不敢,只得低下头。
  踢牛说下去:“月圆之夜,踢牛到空地舞蹈,祈祷,盼上苍庇佑。”

     多么悲凉的生存。可是,即使是这样,他也仍然没有放弃祈祷。当年的华工,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小小的洗衣铺里,作者让三个受苦人聊天。黑人羡慕罗四海,“老板,你赚了钱,可以回乡下,你真幸运,我们什么地方都不用去。”对世界历史没什么了解的四海很惊讶,“你没有家乡?”黑人抬起头,“我在此出生,我父亦在这里出生,我祖父被白人掳拐,远渡重洋,卖作奴隶,爱比林肯释放黑奴,我们营生仍苦,永远回不到家,因我不知家在何处。”这时印第安酋长踢牛总结道:“白人,蛇舌,吞噬一切。”……三言两语,道尽历史残酷。

    当然,这样一个具有国际色彩的洗衣铺,无疑是作者的想象虚构。在那个年代,给中国人打工的印第安人恐怕不会太多。不过,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凝结着无数非西方民族的血泪,却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同样作为受压迫者的华工和印第安人之间,关系究竟如何呢?

    资料表明,在当时修筑铁路的劳工里面,也有少数印第安人。并且,尽管铁路沿线的印第安居民和白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敌对情绪,但他们和修路华工之间,却是从最初的不了解和敌意逐渐变成了解和友好,颇为戏剧化地经历了化敌为友的过程。

更不可思议的是,在当年华工和印第安人的真实交往中,居然还出现了比武、招亲这样的故事情节!让人不得不感叹,生活,永远比小说更出乎人的想象。

     故事的详情……下回再细说吧。

    

当华人遇到印第安人(上)

 

1869年美国中央平洋铁路贯通时的漫画

漫画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和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在犹他州汇合的那一刻,美国西部的土著——印第安人也从此失去了自己的家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