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甘大环线自驾游之十六——从张掖到门源

标签:
旅游 |
分类: 祖国山河 |
7月25日,当我们离开张掖市时已经是上午10点了。我们沿着227国道一直向东南方向行驶,进入到民乐县境内看到了一处油菜花盛开的山坡,已经成为了一个观花景点。这就是扁都口景区。

扁都口市从甘肃省民乐县进入青海省祁连县的一个山口,过了扁都口就进入了祁连山。
山口的山势很狰狞。
但过了山口后,展现在眼前的时祁连山的草原。
汽车还在爬坡,前面有个俄博岭垭口海拔在3685米,而我们从张掖出发时海拔才1430米。
当我们快进入垭口时,却遭遇到堵车,原来有一大群牦牛和我们一起在国道上同行,就这样一路慢行达半个小时,直到有一处开阔的空地出现,牦牛们才下了公路。
前面就是俄博岭垭口。
虽然山势平缓,但是仍有很大的拐弯。
过了垭口就看到了一个很大的工地,原来这里要进行隧道施工。
盾构机已经摆放在开挖的隧道洞口了,这是俄博岭5号隧道。
进入隧道的高架桥桥墩也已经竖立起来了,在不久的将来这条国道将要改道了。现在这条道路看来真的要还给牦牛们了。
离开工地不远我们见到了一处农家乐。
我们在峨堡镇转入302省道向西行驶开往祁连县城。
这里可以算是祁连山的腹地了。
路上经过三角城遗址,祁连县的三角城是一座宋代的三角城遗址。在西北有好多地名叫三角城,可知古代将城池建成三角形状的也是一种常见现象。
这里还有座古方城遗址。我认为在这一块不大的地方,存在着这么多的城市遗址,说明当时农耕文明的政权在对待游牧文明的具体政策上的失败。
这是阿柔大寺,曾经是世上最大的帐篷寺庙。阿柔部落原驻牧于今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曲什安河流域至玛卿雪山一带,1822年,阿柔部落北迁祁连后,初无固定寺院,随部落搬迁后在现址建成帐房寺院,有帐篷70余顶及少量蒙古包,僧侣200余人。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建成正规的寺院。目前它是祁连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这里又是一个景点,它是青海省的一个影视外景基地。
我们于16点20分到达卓尔山,19点30分出来。卓尔山的景色介绍见下篇。
回来的路上,我们在阿柔大寺前停车拍了几张,但天色已经有些昏暗了。
在祁连山里还看见了一个机场----祁连机场。
在经过峨堡镇时,拍到了路边新建的古城门。当然这里也是一个景区:峨堡古城遗址公园景区。
这是路上拍到的广告。
然后再上227国道,翻过3800米的景阳岭垭口,就进入了门源县境内,我们在10点半到达门源县青石嘴镇吃晚饭,然后找旅馆休息。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