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2019-09-06 10:42:25)
标签:

旅游

分类: 祖国山河
九色甘南八日游之五
8月24日,汽车原路返回,在过了花湖不远后,不料遇到了修路堵车,利用这个时间,到草地再拍一些花草。这里的土地除了比花湖干一些以外,生长的开花植物在花湖都已经拍到。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堵车开放后,刚好在前面吃午饭,就这样花了一个上午时间,回到郎木寺镇东面的红星镇。
路上拍到了这张照片:草原上的大群牦牛和天空中的大群飞鸟(无法判断是鹰还是鸦)。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排着整齐队伍走来的是波尔山羊,这是一种外国引进的肉用羊品种,也是我第一次看到。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感觉到比一般的羊要大一些,但它那夸张的大耳朵却消失了。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牧羊人。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在红星镇我们又见到了在郎木寺镇初会的白龙江,这次白龙江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就像一条南方农村到处可见的小溪流那样的白龙江,却流淌着颜料色般的黄泥水。而网上我看到的却是清澈见底的白龙江,如果清澈见底是常态,那我非常惊讶的是,下一场雨就会使这样窄的江面上翻滚着泥浪?!
在郎木寺镇我们住过的酒店门口拍到的白龙江。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白龙江对面是甘肃省。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这时看到的白龙江却是这样了。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我们的汽车已经从高山草甸地貌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山地地貌----山结。
迭部这一带的山地称为迭山(过去称叠山),其地理位置,刚好位于中国几大著名山脉的联结处。
它的东面,是横贯中国中部的秦岭山脉。随着青藏高原的升高,秦岭向西延伸,西段的整体高度高于东段。秦岭的最高峰恰恰是位于西段的迭山,迭山主峰高达4920米,而通常人们以为的秦岭主峰的太白顶只有3767米。
它的西面,是横贯整个中国西部的昆仑山脉。
它的南面,是另一个著名的岷山山脉。
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扎尕那就处在属于迭山的光盖山下。
汽车沿白龙江前行。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水磨房,利用水的动力来碾磨青稞。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瀑布下的一潭浑水,我这是第一次见到。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左边的木架子,是晾晒青稞的专用设施。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到这里汽车离开白龙江,转入去扎尕那的道路。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看到了扎尕那的山。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90多年前,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地理学家探险者约瑟夫·洛克探险到了迭部走进了扎尕那。在他的日记中,他写道“这里的峡谷由千百条重重叠叠的山谷组成,这些横向的山谷像旺藏寺沟、麻牙沟、阿夏沟、多儿沟以及几条需要几天路程的山谷孕育着无人知晓的广袤森林,就像伊甸园一样,我平生从未见过如此绚丽的美丽景色,如果《创世纪》的作者看到迭部的美景,就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于是这里就成为了旅游景点。
1925年,一对美国传教士夫妻从甘肃临潭骑着马来到郎木寺。一住就是十几年,直到1957年才离开。最后,写成了一本英文书《Tibetlife》,在美国出版。郎木寺正因为《Tibetlife》的影响,成为了旅游景点。
还有詹姆斯的那本《消失的地平线》,引来了稻城旅游热。而这本书也是根据约瑟夫·洛克的文章写成的。
这些原本交通闭塞的地方似乎都是通过外国传教士或探险者的介绍才成为网红的。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扎尕那”是藏语“石匣子”的意思,它的地形犹如一个巨人在万山乱石中摁出了一个巨大的坑,周围都是高耸的绝壁,唯有东南方向有一个狭小的出口。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汽车停好后,我们沿游步道上山。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大约在数百万年前或许更早,现今属于亚洲大陆的古地中海消失,沉积于海底的板块上升。随后的一百多万年间,青藏高原开始隆起,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开始登场。迭部这个地方,大约在漫长的古地中海时期,是由一片巨大的碳酸钙沉积岩组成。当它在抬升的数百万年过程中,出露到地面,开始经历地球大气圈里风吹雨打的磨砺。据说,由碳酸钙组成的石灰岩,是可以被富含二氧化碳的雨水及地表水腐蚀和溶解的,据说溶解的比例是百分之五左右。于是,在数百万年的漫长时光中,这一片石灰岩地块被弱酸性的水流切割、腐蚀以及洞穿,成为了千沟万壑的山地,险峻的山岭中满布着暗河、溶洞、天坑和地缝。这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扎尕那的奇特之处,在于喀斯特地貌被冰川所重塑。
也就是迭部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之后,大约在第四纪冰川末期,逐渐升高的青藏高原和其上的昆仑山脉、秦岭山系和岷山山系,也被厚重的冰川所覆盖。迭山也上升到了三、四千米高度,千沟万壑之中,绝大部分是冰川横溢,一些海拔较高的平缓之地,甚至被厚达一两千米的冰盖和冰帽完全覆盖。这些冰块的巨大体积和重量,使得原有的喀斯特地貌改变了形状。除了冰斗、U型谷、角峰、终碛垄、侧碛垄、漂砾石等典型的冰川遗迹之外,逐渐融化的冰川、冰盖和冰帽,在重力作用下,以非常缓慢却无比巨大的动能,将一些喀斯特山岭剥蚀,使那些深藏于山石中间的阴河、溶洞、天坑和地缝出露到地面,犹如解剖一般,让人可以直观的看到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前方,也就是扎尕那村北面迭山的石灰岩山峰,直刺天空的那些尖峰应该是角峰,冰川遗迹。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这个彝族家庭成了我的拍摄对象,起先是服装引起了我的好奇。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三个孩子在为妈妈拍照。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当地人在为游客编织辫子,2元一根。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前方这个就是洛克观景台。顶上的山峰上有冰川的擦痕。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这个山峰上明显裸露出被冰川侵蚀后喀斯特地貌中的溶洞和地缝。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与世隔绝的寺庙。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前方就是被巨人拇指摁出的指印。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由于我在一路上山时拍摄植物花去了相当多的时间,到了这里再要去仙女滩时间就不够了。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仙女滩应该是一个冰碛湖。
扎尕那,喀斯特与冰川造就的仙境

三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接下来还要返回迭部县城住宿。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