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南风窗
南风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48
  • 关注人气:8,9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琉球:亚细亚孤儿

(2013-06-19 05:39:25)
标签:

亚细亚

孤儿

津梁

前沿阵地

广度

杂谈

分类: 独家策划

  琉球群岛是太平洋上一系列岛屿的总称,位于日本和台湾之间。这里曾经是琉球王国的所在,在中国的明清两代,琉球王国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一员,与中国关系密切。

  在近代史上,东亚国际秩序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革。作为这个历史进程的一部分,1879年,日本吞并了琉球王国,设立冲绳县。从那之后,这个群岛就有了两个名字。今天,人们是将其称呼为琉球还是冲绳,既取决于所谈论问题的时代背景,也取决于情感倾向和立场。

  琉球的主权归属,这无疑具有高度的话题性。但是,如果把“琉球问题”局限在国际政治层面来理解,无疑是低估了这一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借助琉球在近现代史上的遭遇,我们可以以面向未来的姿态进行诸多层面的讨论。

  小国无法完全主宰自己的命运,这是世界历史的残酷事实。进入近代以来,琉球在美日两个大国的阴影下,命运多舛。被日本强行吞并后,又在太平洋战争行将结束的时候沦为唯一一块经历了残酷的地面战争的日本领土,损失惨重。二战后,琉球成为冷战的前沿阵地;当冷战在其他地区已经终结之后,琉球仍生活在冷战的结构之中——说起冲绳,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美军的战机。

  但是,在近代到来之前,琉球同样生活在大国的身边,为什么可以在数百年间不必成为中国或日本的殖民地,从而保持主权的独立,并在东亚国际贸易中成为“万国津梁”?使之成为可能的国际秩序与近现代以来的国际秩序有何根本的不同?回顾这段历史对构想一个新的世界有什么样的价值?这是本专题要讨论的问题之一。

  在当前的条件下,琉球人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呢?走向“独立”或“自治”是一个可能的选项。这个路向所需要引用的理论资源是民族主义,而民族主义正是近代以来主导性的国际秩序的构成元素之一,琉球本身又是这个国际秩序的受害者。琉球人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不但牵涉现实层面的选择,也关系到如何在今天看待和思考民族主义。

  琉球的走向关系到中国的自身利益。讨论“琉球问题”的目的不在于为琉球人规划出路。着眼点在未来。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站在中国的角度应该想象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秩序——这才是我们重访历史、思考琉球的初衷。

  

  策划|本刊编辑部          统筹|李北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