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南风窗杂谈 |
分类: 双周 |
塞尔维亚将于 2月3日举行总统大选第二轮选举,两周前的第一轮投票中,亲俄候选人、议长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领先于亲西方的现总统鲍里斯·塔迪奇。塔迪奇领导的民主党和总理科什图尼察领导的塞民党组成的准联盟由于在2006年批准黑山独立,一年前在议会选举中遭受失败。尼科利奇领导的塞激进党一跃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之后,由于总统和总理在组阁问题上摩擦加剧,尼科利奇又趁机捞取了议长之职,现在更利用外患向总统府进军。
近半年来,阿尔巴尼亚族主导的科索沃自治省不顾塞尔维亚的强烈反对,在欧美支持下一步步迈向独立,科索沃总理哈希姆·哈奇甚至称“宣布独立就是这几天的事”,这无疑刺激了统治版图一再缩小的塞尔维亚人。一旦科索沃独立,贝尔格莱德如何应对是一重抉择。
为了缓和塞民众的情绪,欧盟1月28日同意与塞签署一项临时协议,其中包括结束签证限制等问题,这就相对于将欧盟的大门向塞国开了一道缝。但倘若塞人最终选择了尼科利奇当总统,欧盟就不会与其签署作为入盟通行证的《稳定与联系协议》,塞民众就要尝到巴勒斯坦人选哈马斯上台那样的后果。塞国究竟要不要转投莫斯科怀抱,这是第二重抉择。
(谢奕秋)
前一篇:柯维尔:兴业替罪羊?
后一篇:谢长廷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