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傅雷的性格

(2007-09-19 19:41:01)
标签:

教育杂谈

分类: 傅氏名人
人民文学出版社最近推出中国最好的电视读书节目之一——河北电视台“读书”栏目的制片人兼主持人周晓丽采访手记《走近名家》,特摘编以飨读者。

虽然学有专攻,虽然教子有方,但傅雷却不认为自己做人很成功。他知道自己太直,很难与人共事,看不惯的事忍不住想说,话一出口就得罪人。只能在书斋里干本行。不过他也有优点,虽然有时跟朋友说话易冲动,但事后就会主动找人道歉。对于权势,他决不屈从,对庸俗市侩的东西,他绝对不妥协迁就。他在给傅聪的信里说,“我还是那么天真,只能在社会中碰壁,没办法”。正因为如此,傅雷对为人处世反而体悟更深刻,见地更精辟。比如,他说什么样的人能做官呢,好官是里方外圆,如果里方外方就干不长,如果里圆外圆,那就肯定是坏官了。

分析傅雷性格的形成,不能忽略他成长的家庭环境因素。4岁那年,他的父亲傅鹏被当地土豪陷害入狱,后郁闷而死,年仅24岁。他的母亲李欲振立志教子复仇,为小傅雷请来私塾先生教学,她自己则守在一旁监督,孩子稍生懒惰,她便严加苛责。由于寡母的严教,傅雷从小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治学作风,也形成了他刚烈正直、嫉恶如仇的性格。


可能是因袭了严格的家教,傅雷对两个儿子管教甚严,例如吃饭时不得讲话,咀嚼时不准出声,饭菜不能掉在餐桌上,用餐后椅子要归位,等等。与傅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母亲朱梅馥的慈善宽容。朱梅馥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她爱傅雷、爱两个孩子,胜过自己的生命。在傅聪、傅敏心目中,母亲的形象非常伟大,是无名英雄。傅敏说:“没有母亲,就没有父亲傅雷的一切成就。父亲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与外界常常格格不入,母亲就充当起妻子、秘书、公关人员等多重角色,与外界交往主要靠我母亲来维系。父亲不愿见的人,就由母亲出去挡架、接待,一些很棘手的问题都由她处理,她因此也练就了一套待人接物的本事,使我父亲一生中没有后顾之忧。父亲做人很讲原则,自律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一个讲真话的人。他的性格非常暴躁,对我们要求也非常严厉,我们小时候挨的打可不少,母亲则往往起了一个缓冲的作用。邻居们说,母亲是一个‘菩萨’,善良、宽容,大慈大悲。举个例子吧,上世纪40年代不少人都知道,父亲有一个非常要好的女朋友,只要她不在身边,父亲就几乎没法工作。每到这时,母亲就打电话给她说,你快来吧,老傅不行了,没有你他没法工作。时间一长,母亲的善良伟大和宽宏大量感动了那位女士,她后来主动离开父亲去了香港,成了家,也有了孩子。母亲一辈子受了不少苦。”《傅雷家书》中有一封信是1961年10月5日朱梅馥写信给傅聪的:“我对你爸爸的性情脾气委曲求全,逆来顺受,都是有原则的,因为我太了解他,他一贯的秉性乖戾,疾恶如仇,……为人正直不苟,对事业忠心耿耿,我爱他,我原谅他,为了家庭的幸福,儿女的幸福,以及他孜孜不倦的事业的成就,放弃小我,顾全大局。……”读来令人感动。


翻开《傅雷家书》,也有不少这样的例证。在新增的傅雷1954年9月28日晚写的信中,我看到了傅雷对老舍《四世同堂》直率的批评:“……近来又翻出老舍的《四世同堂》看看,发觉文字的毛病很多,不但修辞不好,上下文语气不接的地方也很多。还有是硬拉硬扯,噜哩噜嗦,装腔作势,前几年我很佩服他的文章,现在竟发现他毛病百出。可见我不但对自己的译文不满,对别人的创作也不满了。翻老舍的小说出来,原意是想学习,结果找不到什么科学的东西……。”这番批评,不可谓不尖锐、不辛辣。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来源:世界傅氏网[http://www.86fs.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