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庙与天后宫

标签:
妈祖庙宇天后宫文化庇护 |
分类: 春华秋实 |
妈祖庙与天后宫
时光荏苒,岁月穿梭,后来知道了妈祖的故事以后,真的为这个叫做林默的女孩子感叹、感动、感知了好久。
一直奇怪,林默这个名字,在如今是多么时尚,千年前的渔民世家,真是够有学问的,给女儿起出这么好听的一个名字。
林默只在世上生活了二十八个春秋,家乡莆田的人们习惯的称她为默娘。女神出生就很神奇,直至满月不啼不哭,所以父母起名林默。女神从小更神奇,水性好,识潮音,还会看星象;长大后就愈加神奇了,可以“窥井得符”,还能“化木附舟”,一次次救民于海难,甚至将自家屋舍燃成熊熊火焰,给迷失的商船导航;成年后的女神矢志不嫁,把解危救难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公元九八七年九月初九(这个时间也很神奇),她在湄洲湾救助遇难船只时捐躯;死后的女神愈显神女本色,每每风风高浪急、樯桅摧折的紧要关口,她便会化成红衣女子伫立云头,指引商旅舟楫逢凶化吉。
千百年来,人们敬香缅怀、立庙祭祀、祈求神灵庇护。自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直至清代,共有14个皇帝对她敕封36次,使她成为了“天上圣母”、“海上女神”。
四处游走之际,也游览过很多天后宫,远一点是南京的天后宫,近一点的也有山海关老龙头的天后宫、盘锦红海滩的娘娘庙,而就在几个月前,还正儿八经的游览了世界三大妈祖庙之一的天津天后宫。
直至近日,偶尔看了两集电视片《天下妈祖》,才恍然大悟,原来天后宫中供奉的就是妈祖。还一直以为妈祖只是澳门当地的信仰,还一直以为自己离妈祖非常之遥远,却原来,林默是乳名,妈祖是学名,天后是字,是皇室的封号。
别说中国人没信仰,其实,国人的信仰非常接地气,非常平民化,非常具有实际价值。也许和几千的家文化有关系,国人的信仰触之可及,思之可亲,那些信仰在田间地头,在门前锅灶,在文人的金榜题名,在侠客的行走之剑。每一个信仰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物,每一个人物都是一个亘古不灭的传说,每一个传说都饱含一份追逐生命的精神。
如同熟知的:文人的至圣先师是孔子,孔子大典也已经不可思议的延续了两千多年,而天下文庙比比皆是,甚至连大清的第一座都城,赫图阿拉都显赫的屹立着一座威严的文庙;老爷庙中,供奉的是武神关羽;木匠,毫无疑问尊奉的是鲁班;
农民奉祀土神和谷神的土地庙,里边供奉的是农官后稜;自奉的君子们总是有着以酒为乐的浪漫情怀,酒坊、酒馆、酒家的祖师爷是杜康;商人供奉的财神爷是得道于终南山的赵公明,而商人的祖师爷却是那个大名鼎鼎的范蠡;中医的祖师爷是扁鹊;制笔业的祖师爷么,难以想象,是秦国武将蒙恬;最稀奇的,造纸业的祖师爷是太监蔡伦;冶铁业的祖师爷真的是神灵,人家是太上老君。
皇家也出神仙:豆腐业的祖师爷,是刘邦的孙子刘安;裁缝业的祖师爷,诸位有谁知道,是中华始祖黄帝;蚕丝业尊奉的是嫘祖,她是黄帝的妻子,应该叫祖师奶奶;如果要说黄帝有点远,那戏曲业的祖师爷可如雷贯耳,是唐明皇李隆基;
以上只是耳熟能详的一部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于此可见一斑。中华民族的人间仙界,相距得一点都不遥远。
在家千日好,出门保平安。
我现在倒是宁愿相信,仁慈善良、远忧近虑的妈祖,不仅仅是出海的保护神海神娘娘,她应该是出门在外一切游子的保护神。有了妈祖的祝福,有了妈祖的庇护,天南海北的华人游子们,一定会岁岁平安,生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