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 1Y+4M30D
(2009-09-14 14:32:41)
标签:
荨麻疹育儿育儿札记 |
分类: 育儿札记(1-2岁) |
2009.09.14(一)1岁4月30天
宝宝最近上身起包,开始的时候以为是蚊虫叮咬。后来发现越来越厉害,虽然很快就消失了,但是面积扩大了,有的连成一片。经过儿童医院的大夫诊治,确认是荨麻疹,可能是因为过敏引起的,受冷,光照,药物都可致病,病因很复杂,而且慢性荨麻疹很难治疗。
治疗的药物有两种,一种中药,一种西药,还有外敷的药一种。
中药不苦,味甜,但量很大。
西药一日两顿,每次4滴,味道很冲,有刺激性气味。
宝宝对于吃药从来不大哭小叫,妈妈总是很耐心的和他交流,减少他对吃药的恐惧感和抗拒心理。我们总是选择他喜欢的方式吃药,喜欢使用勺子就用勺子,喜欢使用小杯子(糖浆专用)就用杯子,喜欢使用饭碗就用碗。开始的时候是灌着吃,后来是用勺子喂,再后来是自己喝,现在能够使用吸管了,一口气就能喝得碗底朝天。
这次吃西药,可费劲儿了,别看仅仅4滴。
宝宝不吃,一闻就知道难吃死了。我们不愿恐吓,因为他一天天长大了,恐吓和强迫只能解决一次问题,而不是所有;我们也不愿意引诱,虽然暂时宝宝能尝到甜头,但是毕竟不能长久。
“吃药了”,想提醒他,要勇敢面对现实。
“该吃药了”,给他更长时间思考。我们只是提醒,并不急于准备吃药。
……
他不想吃,看见药就扭头,伸手推开。
“吃了药,身上就不起包,病就好了”,妈妈开导。
……
“小熊呢,小熊吃药了”,小熊是宝宝最喜欢的朋友,看着小熊吃药,他也许释然一些。可是他还是拒绝吃药。
“爸爸,爸爸吃药了”,爸爸也吃了,吧嗒吧嗒嘴,说“太难吃了,怪不得宝宝不吃呢”。宝宝依然不吃药,虽然放松了很多。
……
“小熊吃药了”,重复。
“爸爸吃药了”,重复。
…… 妈妈有的是办法,宝宝终于把药吃了。
面对打针和吃药,孩子需要的是鼓励,是积极地心理暗示,我们一直相信宝宝其实最坚强。
格格GeGe
欢迎光临本人的博客:格格的育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