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玩具和做游戏的区别(原创)

标签:
玩玩具做游戏育儿 |
分类: 格格GeGe的育儿观点和方法 |
然而,什么是游戏呢?什么样的游戏能够起到益智的作用呢? 串珠子,搭积木,看图找不同,叠纸飞机等都是游戏吗? 很多父母认为这些都是游戏,部分早教专家也是这样认为的,他们把游戏分成不同的类型,诸如,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等等。
1、单独游戏:儿童独自一人游戏,只专注于自己的活动,根本不注意别人在干什么。
2、平行游戏:儿童能在同一处玩,但各自玩各自的游戏,既不影响他人,也不受他人影响,互不干涉。
3、联合游戏:儿童在一起玩同样的或类似的游戏,相互追随,但没有组织分工,每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4、合作游戏:儿童为某中目的组织在一起进行游戏,有领导、有组织、有分工,每个儿童承担一定角色任务,并且相互帮助。
然而蒙台梭利却不这样认为,她认为这是儿童在操作教具,在工作。在强调工作的重要性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喜欢工作甚于游戏”。
工作是人类的本能与人性的特征。她声称在“儿童之家”发现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实,即:儿童竟然“喜欢工作甚于游戏”。儿童喜欢操作教具,并从教具中得到满足与乐趣,毫无厌恶与疲倦的表情。她说:“儿童的‘工作欲’正象征着一种‘生命的本能’,在顺利的环境下,工作这种本能会自然地从内在冲动中流露出来。”她认为,儿童的工作与成人的工作性质并不相同,它有以下特征:——遵循自然法则,服从内在的引导本能。
所以本人认为游戏分为单独游戏和互动游戏可能更简单明了。单独游戏是指宝宝自己玩玩具,操作教具等。互动游戏是指别人和宝宝一起配合、共同参与一种游戏或运动。
这样我们就能够清楚的区分出玩玩具和做游戏的不同,虽然不论是哪种游戏类型,都同样可以起到开发婴儿智力的作用,都是不可代替的,但是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性格的宝宝,父母一定要选择合理的、适合的游戏类型。
对于婴儿时期的孩子,多数游戏是互动类型的,婴儿只能被动的接受。但是随着婴儿渐渐长大,他(她)们的参与欲望越来越强,互动类型的亲子游戏不但能够开发婴儿智力,更能够促进母子和父子感情。
我每天都在坚持问自己,今天和宝宝做什么游戏呢?
宝宝最喜欢的游戏,有捉迷藏、人肉木马(摇啊摇)、找小白兔、打电话等等。每每听到宝宝嘎嘎的笑声,全家都会合不拢嘴 O(∩_∩)o…。
下面列举几个适合9到12个月宝宝的互动游戏。希望朋友们明白玩玩具和做游戏的区别,选择适合宝宝的游戏,参与到宝宝的游戏中去,使宝宝快乐游戏,聪明成长。
9到12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移动自如,也能做更多的动作。大部分的孩子从九个月开始,就不会那么黏妈妈,他们越来越喜欢和爸爸在一起,这种倾向也会激起爸爸对孩子的兴趣。
发育特征:这个阶段的婴儿会主动找你玩,在你走进家门时,他会朝你爬过来,抓着你的裤脚努力站起来。
游戏1:和孩子玩玩具的游戏
在孩子的初期发展阶段,他不会记得视线之外的事物,所以假如你把玩具藏在手里,孩子会觉得玩具不见。
到了九至十二个月大时,孩子会发展出“物体恒在”的智能,也就是说即使东西现在不在视线之内,他们也会记得看过的东西。这时,你就可以和孩子玩“藏玩具”的游戏了:
1.在孩子面前把一件他喜欢的玩具藏在一只手里;
2.然后把双手都放在背后;
3.再把双手伸到前面来,玩具仍藏在同一只手里。
先和孩子玩一些简单的游戏,然后再慢慢增加游戏的复杂度(例如:让孩子看到你将玩具藏在棉被中,再让孩子去找),可让你了解孩子心智发展的程度以及现在的能力。
游戏2:玩球
球类游戏是这个阶段最受父亲和孩子欢迎的游戏,这个游戏让父母期待了好久。
婴儿很喜欢捡球与丢球的动作。你要选择一个手掌大小、轻一点的小塑胶球,比如乒乓球。乒乓球从硬质地板弹回是会发生声响,而且它弹动的速度很快。先对孩子讲解游戏规则,比如说:
1.“把球捡起来,丢给爸爸”
2.然后开始下“捡球”的命令
3.等孩子拿到球后,再告诉他“把球丢给爸爸”
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无法同时了解两个指令,你得分段说
游戏3:玩配合动作的游戏
婴儿喜欢模仿并回应伴随动作的有趣词句,比如“拍手”游戏后,当你在不动双手的情况下说出“拍手”,孩子通常会知道字眼的暗示,开始拍手,你就好像触动了早已储存在他脑海中的记忆模式。然后,你就得加入这个游戏来强化他的动作。
当孩子对游戏不感兴趣后,可别以为孩子对你也不感兴趣了。一岁大的孩子的平均注意力集中时间不超过一分钟,他们很快就会想换另一种游戏玩玩。你也可以利用上述这些游戏来测试孩子是否有发展迟缓的情况。
(部分内容转自太平洋亲子网http://yinger.pckids.com.cn/)
2009.3 格格G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