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6/bmiddle/4c9240b5hc1af9590120f&690
孙殿镔
前些日子,在旧书摊上花了二三元钱买了一本小书,巴金的《真话集》(第三集),薄薄的,白色的封面上是巴金书写的书名和签名。
在其中第八十二篇《说真话之四》中,巴金老人谈到了他小时候受到的最好的教育——
“在我知道话有真假之分的时候,我就开始对私塾老师、对父母不说真话。对父母我讲假话不多,因为他们不大管我,更难得打我。我父亲从未打过我,所以我常说他们对我是“无为而治”。他们对我亲切、关心而且信任。我至今还记得一件事情。有一年春节前不久,我和几个堂兄弟要求私塾老师提前两天放年假,老师对我父亲讲了。父亲告诉母亲,母亲就说:‘老四不会在里头。’我刚刚走进房间,听见这句话连忙转身溜走了。母亲去世时我不满十岁,这是十岁以前的事。几十年来我经常想起它,这是对我最好的教育,比板子、鞭子强得多:不能辜负别人的信任。
”
读了这段话,我在想巴金老人小时候受到的最好教育是什么呢?
从字面上看,是“不能辜负别人的信任”;从父母的角度看,是无为而治,相信孩子向善向上的天性;从教育的专业思索,那就是信任、尊重、唤醒和等待:信任儿童的良知,尊重儿童的天性,唤醒儿童潜在的道德意识,等待儿童自我的成长和进步。
那反向思考:最坏的教育是什么呢?那就是“板子”“鞭子”,这代表着对肉体的伤害、对尊严的践踏、对心灵的扭曲。从某种意义上,儿童就是有权利犯错误的人,成长就是在不断犯错、不断改正中进行的。面对巴金的错误,私塾先生简单粗暴的体罚换来的是巴金更多的假话。因为这样的惩罚让巴金没有了自责和内疚,反而产生一种已经为此付出代价的释然和轻松,为了避免再次遭到类似痛苦的惩罚,只好想方设法用更多的谎言掩饰自己的错误。如此恶性循环,最坏的教育就贻害无穷了。
“老四不会在里头”,母亲这句话看似简单,而且好像是被孩子所欺骗、所蒙蔽,其实含着真善美的力量,深深地震撼了巴金当时幼小的心灵,使他终生不忘,并在自己今后有意无意、主动被动说谎的时候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母亲的这句话,深感自责和惭愧。
从对巴金一生的有益影响上看,这真算得上是父母给予他的最好的教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