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腿启示录
(2009-11-01 20:24:06)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活周刊专栏 |
很多人说,为什么没有在生活周刊继续专栏了。其实一直都有,就是我比较懒,写得稍微少点了,没有保持每周一篇的步伐。
更新一下,上个月的一篇吧,下面是正文的分割线:
-------------------------------------------------------------------------------------
首先,我要说明,断腿的不是我,是我老爸。但是通过断腿这件事情,获得启示的,不是我老爸,是我。
事情是这样的,据目击证人我老妈回忆说,当然早上,我老爸说家里的窗子坏了,于是他爬上一张滑几几的皮沙发去修,然后他就摔出去了。我老妈说,具体他是怎么摔的,她也没有看清楚,只知道一秒钟前,我老爸是在屋子里,而一秒钟后,他就到了花园里。
之后头先落地的老爸发现右脚肿得和猪蹄一样,于是我们赶紧打救护车,把他送到医院。
我们到了医院是早上九点半,当然,在医院的程序我就不啰嗦了,无非就是拍片子,上石膏。但是这些并不复杂的步骤,导致我老爸出医院回家的时候是晚上八点半,也就是说他在医院足足呆了十一个小时。
这十一个小时令我非常不爽。我不爽是因为我前几年都呆在国内,我习惯于有一种叫做“特需门诊”或者“外宾门诊”的服务,只要多交一点钱,马上可以得到快捷和便利的医疗服务。而我老爸已经这么多在在澳洲,习惯了这种漫长的等待,并且学会在漫长的等待的过程中和病人医生聊天打屁打发时光。
在他没有任何抱怨地入睡以后,我愤怒地开始上网搜查我所购买的私家医疗保险可以不可以给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在这里,先插播一下澳洲的医疗制度。澳洲有一种全民医疗保险。也就是说,面向全部澳洲居民,如果你想我老爸一样摔断了腿,去到政府医院的急诊,从看病到拍片到包扎,是不需要付一分钱的。唯一如果需要配药的话,药是要自己给钱的。另外就是面向另一部分不满足于政府医疗的人士,因为政府医疗里是不包括牙医,眼科医生,物理治疗等特别几个项目。如果你是经常烂牙的一个人,那么就需要去买澳洲的私家保险,私家保险除了可以帮你补烂牙,还可以在你如果需要动手术的时候送你去私家医院动手术。私家保险的钱从每年一千多澳元到几千不等,视乎你买的等级,可以获得的服务也不一样。
我由于经常烂牙,一直有买私家保险。但是我买的级别不高,所以我当天非常担心如果我不幸也中招了,是否也要象我老爸一样在医院蹉跎11小时的光阴。但是当晚我什么也没有查到。第二天,不甘心地我来到我所在医疗保险公司的门诊部,我说,我要升级我的保险。
一听说要升级,职员都开心极了。她们问我要升哪种,我很牛叉说“升最高级的”。她们很崇敬地看着我说:你年纪还很轻,为什么要买最高级别的保险呢?
我于是祥林嫂一样地把我老爸的事情重复了一遍,然后我说,我升级保险,就是为了可以获得在中国那种“特需门诊”的服务,我愿意多交钱,来换取快捷便利的医疗。
但是职员遗憾地表示,除了她听不懂什么叫做“特需门诊”另外,她可以告诉我,全澳洲的人摔断腿都是没有送去私人医院急救的,因为私人医院是很少有急症室的。也就是说,不管你买什么级别的保险,如果你腿断了,都是和我老爸一个下场。
我惊呆了,我问到:难道总统腿断了也要等11小时吗?
由于我问的问题太敏感了。职员没有回答我。而我通过这件事情,获得的启示就是,在澳洲,千万要珍爱骨头,远离医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