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店的故事
(2008-12-28 11:31:04)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活周刊专栏 |
自从这个世界上有了指甲店以后,女人们都不会剪指甲了。
至少在中国生活这五年来,我没有自己剪过指甲。当然我说的是脚上的指甲。
手由于我经常要做粗重的活,所以我不能象优雅的女士一样,每天十指红红过日子,所以,我的手指甲都是自己操作,剪短拉到。但是脚就不行了,首先我有一个美丽的小肚腩,当我用力碰到自己的脚趾的时候,我的小肚腩就要抗议:哦哟,好不爽耶。
就这样,我把我的脚交给了指甲店的姑娘们。
在中国的指甲店,修脚一般消费一百多到二百多之间。服务一般没有区别,区别在于店的装修,位置等等。我比较习惯在家里附近做,夏天晚上吃饱晚饭,拖了一双拖鞋就去做脚趾甲,然后去隔壁的脚底按摩。我的脚在上海过着非常愉快的生活。
回到澳大利亚以后就不一样了。首先夏天晚上等我吃饱晚饭,所有的店都关门了。只有星期四,是澳大利亚的购物日,所有的商场会开到晚上九点。
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每个星期只有一天要购物,平时一到五点半,所有的商店都争先恐后要关门,就怕自己家比别人家多赚一单生意。我的朋友告诉我,是因为澳大利亚的人民觉得生活最重要的是享受,而不是工作。
我是从指甲店里把这个奥秘看出来的。虽然不能吃饱晚饭去吃指甲,但是我可以吃饱午饭去做。就这样,我做遍了我们家附近几乎所有的指甲店,总算勉强矮子里拔出一个长子。
做脚收费三十到三十五奥币的澳大利亚指甲店,价钱是肯定不比中国便宜的,但是服务就差多了。除了做脚的凳子是带按摩的比较高级以外,整个服务过程都体现了澳大利亚人民享受是重要的,工作不是重要的精神。
怎么说呢,如果每次我在中国做脚蹭出来的死皮有五克,那么在这里,绝对只有一克。这当然不是因为我来到了澳大利亚,我脚上的死皮就少了,也不是因为我天生就是一个很爱长足部死皮的人。我的一些朋友听到我这么说都要惊呼:你怎么那么脏,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死皮。说这些话的人,都是没有被一个优秀的指甲师傅狠狠蹭过死皮的。
我在中国最喜爱的指甲师,哪怕我一周修一次,她都可以从我脚上狠狠剥削出五克死皮。当然我没有真的拿秤去秤过着些死皮的分量,我都是靠目测。
那么为什么我在中国目测出自己有五克死皮,而在澳大利亚只有一克。那就是因为在中国,去死皮这个工程一般要做十几分钟,但是在这里,一分钟就打发了。
要知道,做脚这种活,别的都是绣花功夫,考验一个好的指甲师的很要紧的一项工作就是看她可以蹭多少死皮下来。而澳大利亚,这些来自越南,印尼,或者中国的指甲师傅们,很明显都没有过了死皮这一关。
由于没有好好被蹭掉死皮,我的脚很不开心。所以,我不得不常带它和它的死皮回到中国,过回以往的快乐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