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嗜塔者
嗜塔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86
  • 关注人气: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斗门山含光塔

(2012-07-30 10:29:08)
标签:

杂谈

含光塔矗立在敖江南畔斗门山上,巍峨挺拔,为连江城郊一大胜景。据《连江县志》载:“斗门山在安庆里江之南岸,顶有含光塔,七层,明邑人吴文华造。”吴文华(1521—1598),连江人,字子彬,学识渊博,历官三十余年,政绩卓著。他热心桑梓,于明万历十六年出资建了这样一座雄伟的塔,为连江增光添色。

1986年,连江县建设局对位于县城东面的一座砖石结构的古塔进行勘察测量,发现这座建于明代的古塔明显歪斜,向东南方向倾斜了1度20分,并且倾斜度数仍在扩大,塔顶已崩毁坠落,塔间石檐也多有断裂,塔体损坏严重,如不加以整修,随时有倒塌的危险。

这座塔名为含光塔,因位于县城东3000米的斗门山巅,故又称斗门塔。塔为八角七层楼阁式,高25米,每一层高度均不同,第一层最高达4米,越往上高度越低。塔内三角形花岗岩石梯,围绕塔的中轴旋转攀升,每层均筑有石槛。所用建筑材料除塔基、塔阶、塔槛为花岗石材料外,其余的墙、檐皆为红砖建造。据史料记载,塔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自建成以来,便成为连江县治的标志。登临塔顶,东望同三高速公路汽车往来穿梭,南视群山连绵峰峦叠嶂,西瞰凤城繁华人稠楼高,北看敖江如黛蜿蜒曲折。据古建筑专家研究考据,目前全国仅存两座楼阁式红砖古塔,含光塔为其中之一,可见其在中国古建筑史上之重要地位。

沿山间石级回旋而下,步十余米,在含光塔下方有一座含光寺。寺内古朴幽雅,寺外古树繁茂,真是个幽静的禅林绝境。寺门前有一副对联:含在名山开佛阁,光落法雨惠人寰。这副藏字联十分巧妙地将寺名含光二字藏于首字,读来颇有情趣。寺内大雄宝殿门前有一块石碑,名为重建含光寺碑,此碑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立,是由寺内一位名叫际悟的住持所建,碑文记载着清朝乾隆时期重修含光寺的经过。寺前还有一株高大苍劲的古树,名为重阳木,树干粗壮,两人不能合抱。

为保护含光塔,使之免遭崩塌,1987年,省文化厅与连江县共同出资,对古塔进行了维护整修。主要工程为:在东南方对古塔基础进行浇筑加固,对塔身裂纹进行修补黏合,对塔顶加以木梁圈箍,并浇筑混凝土,以防雨水的冲刷侵蚀,塔尖安置避雷针防止雷击,塔基四周砌以四米花岗岩围护。这项工程耗费13万元,工期6个月。经过整修,含光塔不再倾斜,并且比原先长高了1米多,现在的高度达到26.87米。古塔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http://s2/middle/4c90dc22gc602e571cda1&690

http://s1/middle/4c90dc22gc602e5b5f2f0&690

http://s3/middle/4c90dc22g7a337d62ba62&690

http://s9/middle/4c90dc22gc602e6164eb8&690

http://s3/middle/4c90dc22gc602e641a432&690

http://s10/middle/4c90dc22gc602e6877979&690

http://s8/middle/4c90dc22gc602e6b934e7&690



http://s10/middle/4c90dc22gc602e7655a8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