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撤,还是不撤?”

(2007-07-22 11:43:34)
分类: 个人理财
 
   “撤,还是不撤?”这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近来一直困扰着基民阿伟。每晚睡觉前打开电脑看看自己买的开放式基金净值,已经成了他今年以来雷打不动的生活习惯。有别于前几个月的惊喜不断,这两个月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像坐在过山车上”,净值有时连跌一周,好不容易反弹一些了,过几天转眼反弹回来的又消失不见了。

  于是撤与不撤就成了睡觉前阿玲两人不变的话题。老公是“撤”派,阿玲则认为不能轻易“杀基”。有几次两人争论激烈了,吵得不可开交,导致觉也睡不安稳,两个人都辗转反侧。这个星期本来老公都把他说服了,周三一定要把基金赎回,因为每周到了周末股市都会下跌。结果周二和周三接连收进两根阳线,周五更是大涨,玲又犹豫不决了,“撤,还是不撤?”这个问题现在连做梦的时候都会冒出来,都快把他逼疯了。

  在震荡频繁的股市中,刚刚学会基金理财的基民们,正经受着不小的心理考验。撤离、观望还是“死了也不卖”?基金投资者正面临两难选择。

  抄底的失算了

  “抄地板的没想到有地下室,抄地下室的没想到还有地窖,抄地窖的没想到还有地壳,抄地壳的没想到还有地狱,抄地狱的打死也没想地狱居然有18层。”“撤,还是不撤?”和同事们传阅的这条手机短信,讽刺着在本轮震荡中企图抄底的股民们。不过他们这群人中,也有人企图抄基金的底。“‘530’大跌的时候,我们单位有好几个年轻人当天拿出好几万块钱,申购了自己看好的基金,想抄底呢,结果几天下来,大盘还在往下走,那些可是‘老婆本’,心疼得欲哭无泪。”王敏说。

  不少抄底的人相信自己摸到的规律:今年以来,往往大跌之后,大盘几天内迅速反弹,而且反弹过后指数更创新高,虽然现在当天申购基金并不能预先知道净值,但在大跌当天看准了形势申购的,往往短期内就有可能获得相当可观的净值增长。据了解,有一部分基民在一季度的几次抄底操作中的确取得了成功。这也给本次震荡中的基民以抄底的信心,没想到六七月市场的整理时间比预计的长,而且振幅也比以往要大,很少有基民能够成功选择进入的时机,获利难度也就加大了。

  过去两个月,有很多基金投资者“牺牲”在抄底的过程中。然而,就在基民痛心疾首地总结抄底的教训时,本周大盘却来了个超级反弹,上证综指在周五一举越过4000点,基金净值全线飘红,让人唏嘘不已。

  观望情绪在基民中弥漫

  去年误打误撞成为基民的林小姐,到今年年初,账面已经有40%的盈余,“当时买基金,完全是随大流,今年看着办公室的一群人把去年赚钱的基金赎回了,杀入股市,我就照着做,也‘杀基’买股票。”可是赚了20%之后,就遇上了股市的持续调整,听说某个ST股票很快会重组,林小姐在五月底迅速买入,可是在六月初遇上了三个跌停,眨眼间跌掉了近30%。痛心之余,她卖掉这只股票,听朋友推荐买入一只超跌股,没想到买入之后还跌了两天,基本上就把她前期赚的钱都消耗尽了。本来炒股就得不到丈夫的支持,惴惴不安的她最后选择把手头的股票卖了,退出了股市。手中拿着一笔钱,林小姐坦言,还不准备放回银行去存定期,“存在银行,那点利息还跟不上物价飞涨的速度。”尽管考虑买回基金,林小姐却没有立刻申购基金。“以前都是跟风操作,这一次在没看清楚之前,我不会轻率进去了。”林小姐说。

  据记者做的一个小规模调查,大部分公司白领在六七月份的市场整理中,损失都在30%左右,每天大量花在股市上的时间、紧绷的神经、难免荒废了本职工作,让这些白领感觉已有倦意。一些赎回基金炒股的,对比基金收益感觉比炒股还赚得多一些,也在考虑回归。但大部分人还处于持币观望阶段,认为大市走势仍不明朗。

  据记者了解,七月初一些基金做的持续营销很难募集到预想的资金量,除了近期基金持续营销扎堆外,市场人士认为,基民们持币观望的心理也是很大的原因。

  新基民更“激动”

  “晚上打开网页一看,净值还是八毛九,幸好我昨天就赎回了!”“基金净值才九毛多,给我点信心好吗?别让我们太失望。这几天净值快上去吧,别让我赔本。不然我也撤了。”论坛上经常可见到类似的基民留言。由于六七月有数支基金分红、拆分,净值归一,加上新发的基金,在震荡的市场下,最多的时候,一共有18支基金净值跌破一元,至7月19日,仍有9支基金净值低于一元。

  目前从基金论坛看,最为活跃的就是这些在六七月申(认)购的基民。和老基民相比,他们没有早前积累下来的获利盘作为支撑,而因为前几个月基金的赚钱效应,他们普遍对获益有着很高的期待心理,加之某些拆分的基金一季度业绩领先同行,更提高了申购者的期许,有的一天就募集了上百亿的资金。没想到遇上长时间的整理,巨大的心理落差难免让他们情绪激动。

  除了一些停止申购赎回的新基金之外,不少基民表示,等净值升至申购价,就会考虑撤出。从目前看,也有相当数量的基民是这样操作的,甚至牺牲申购、赎回费用也在所不惜。

  记者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只净值跌破一元的基金,公布二季度业绩时,十大持仓股票中赫然存在有5个未股改的股票。对此,拥有该基金的网友反应却各不相同,有的基民表示“这样的风格我喜欢,不成功,则成仁!坚决不赎回!”有的基民则认为“这么大的盘子这么激进无疑死路一条。”在震荡的大市中,不同的操作风格带来迥然不同的结果,同时也在分化着基金的持有者,最后只有认同基金经理操作风格的基民才能最终坚守下来。

  不妨检讨一下基金组合

  在熟悉基金的投资规律的专业人士看来,两个月的市场震荡不应当成为考虑赎回的理由。

  中投证券基金分析师张宇建议投资者主要关注基金业绩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偏股型基金投资的风险主要在于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投资者在选择时应当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并且作为价值投资长期持有,尽量不受短期净值波动的影响。”

  长城基金公司市场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长城基金旗下的长城久泰指数基金,净值曾经跌到低于0.8元,很多投资者十分恐慌,等到市场回暖,净值回复一元之后,不少基民选择了离开。没想到随后的牛市中,长城久泰净值一路向上,在今年七月份累计净值达到4元。那些长期持有的基民获得的是丰厚的收益。“所以说,只要大市向好,还是要选择长期持有。”

  而基金研究机构展恒理财也认为,频繁换基金的成本很高。按照申购费率1.5%,赎回费率0.5%来计算的话,每年做5个来回波段,就会付出10%的手续费。他们建议,应当检讨自身的基金组合,基金的优势之一就是组合投资,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以此来控制风险。如果为了控制风险,拿了很多篮子,而把每一个篮子里只放一个鸡蛋的话,风险可能还是很大。如果购买多只同风格的基金,不见得会有效降低风险,反而可能降低收益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持有3-5只优质的投资风格不接近的基金为最佳。

  广发基金则建议,下半年投资者更应注重自己的投资组合,即在选择基金时应多考虑不同的配置品种,除了股票型,按不同比例配置债券型、货币型等不同风格的基金,不仅能降低风险,也能带来可观的收益。投资者应根据上半年基金发展的态势采取逐步建仓的策略,这样才能较好地规避市场风险,减少自身损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