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楚重镇--星子镇
(2011-06-14 14:44:28)
标签:
杂谈 |
连州市星子镇、大路边镇、清江镇、潭岭镇、山塘镇、朝天镇、麻步镇、保安镇等八个镇的语言统称“星子话”。连州凤阳镇,西岸镇等地的“慢声”或称“蛮声”和星子话(星子声)接近,但不能相通。从生活习俗上看,星子人见面互相称呼为“老表”。此称呼和江西人称呼“老表”有渊源。从地名上看,江西省有两个县名和连州市的两个镇的名称相同,江西省有星子县、清江县。连州市有星子镇和清江镇。星子人过春节、元霄节、春分节(社时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小年等。星子人在重大节日都有煮“餈”(又作“糍”)读音为(cí)----一种糯米蒸饼或糯米油炸饼。社时节吃糯米饭。清明节要扫墓叫挂纸。
究竟连州星子话应定性为何种方言?我很困惑,我身为连州星子人,我要研究一下她!当我翻开《楚辞》时,我问自己,是否从中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因为连州在战国时属楚地,而《楚辞》是屈原及后人用楚方言写成的诗歌,“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在反复中,我发现《楚辞》中的很多词语和连州星子话中的口语完全一样!现摘抄几句离骚中的句子,请注意黑体的词。“帝高阳之苗裔兮①”,“扈②江离与辟芷兮”,“朝搴③阰之木兰兮”,“及信谗而齌④怒”,“冯⑤不厌乎求索”。注:①兮(普通话读xī,星子话读yī),语音词,星子人在伤心时会说“阿妈兮!”;②扈(普通话读hù,星子话读hǔ)楚方言,披的意思,如“扈衣裳”;③搴(普通话读qiān,星子话读qēi)拔之意,如“搴草”;④齌(普通话读jì,星子话读gěi)恼之意,如“好齌”⑤冯通凭(普通话读píng星子话读béng)满了的意思,如“水凭了”。朋友,到这时我就相信连州星子话应该是南楚方言了!
连州星子人有一个传统的大节日——社时节(社日)。关于社时节的记载如下:第一种说法:社日,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周代以立春、立秋后的甲日为社日,以后多有变化,到唐代才固定下来。第二种说法: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社神。相传为古代共工氏之子,名曰后土,掌土地与农业之事。其俗起于先秦。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永遇乐》:“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社鼓,指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宋朝黄公绍有诗云: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春衫着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社日,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土地神,也叫社神、社公、社鬼,至迟在夏代,已有了祭祀社神的活动。周代以立春、立秋后的甲日为社日,以后多有变化,到唐代才固定下来,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戌日为春社日和秋社日。为此还筑有“社宫”、“社庙”、“社坛”或为祭祀社神与谷神用的“社稷坛”。 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唐代诗人王驾有《社日》,充分表现了春社日时人们的欢乐:“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树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过社时(社日)节,在长江以南的汉族以及少数民族都有这一习俗。长江以北近反而没有那么隆重。 舞春牛,唱春耕,吃社时饭(星子人吃糯米饭)在社日是必须有的。 笔者认为,社时即社日,南方谷神为社神。估计连州星子先祖应该是掌管社神祭祀之职。连州星子人过社时节,舞春牛,唱社歌,吃糯米饭,祭祀天地等,临武一带的居民空手前来吃饭,祝福。一片和谐之景象。朋友,看到连州星子人过“社日”节,我就更加相信连州星子话是南楚方言了!
当然,世界上没有静止的事物,语言也是一样。在人类的政治、生产、生活、交往等过程中,语言天天在变化,只是我们并没有感觉到或者并没有去理会。当语言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后,人们会突然发现她变了。笔者认为造成连州星子话发展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例举几点重要的因素如下:一、民族的融合使连州星子话在发展变化。粤北,南楚之地,好多地方五里不同音,连州星子地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的人口大迁移,从先秦、汉,唐,宋,直到抗日战争。都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大量的人口迁入了连州星子地区,外来人带来了外来的语言,与当地的地域文明融合在一起,星子的方言从发音到用词都发生了变化。由于可供论证的历史资料很少,加上考古的空白,很难找出连州星子方言一路变化的轨迹。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星子方言肯定与古星子方言存在很多不同,即变化了。二、政治的原因使官话介入到连州星子方言地区,连州星子话从而发展变化。官方的语言,即官话,对连州星子方言的影响很大,现在,在连州市,大大小小的政府机关、事业等部门都讲粤语。其实,连州市讲粤语,也就是抗日战争后,广东首府一迁再迁,最后迁到粤北山区连州。从此,连州城全是讲粤语,以前的土著方言“阿B话”只能缩小地盘了。“阿B话”只能在连州附城几个村里人讲了。注:“阿B话”中“阿B”就是“什么”的意思。所以称此方言为“阿B话”。连州星子方言同样受到官方语言的影响,区域在缩小,发音在变化,词汇在更新。三、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通,使连州星子话在发展变化。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通,人们的交往少得很,从清江镇到大路边镇以步行的话,要走一天的时间。语言交流得少了,各自对发生的变化失去了参照,距离就拉大了。四、遗传、疾病等原因使连州星子话在发展变化。一个人如果他的母语不是星子话,他在星子地区生活,讲的星子话是不标准但是能听懂,小孩在学习讲话时,他听到的和他的生理条件会影响他对星子话的继承。
下面我就举例说明星子话吧,在下文中,笔者从称谓名词、动词等举例说明,普通话语在前星子话语在后并附上星子语音。
连州星子话例举:
一、称谓篇。(普通话对照,附星子语音)
你--尔(hěi)。我--卬(hǎng)或俺(hǎn)。他--他(hā)或厥(kuèi)。
你,星子声的"尔"(星子音读hei)。只是经过了多年的风雨,这个发音由(er)变成了(hěi)---hǎi。
我,星子声的"俺"(星子音读hǎng)。(俺)的意思.
只是经过了多年的风雨,这个发音由(an)变成了(hǎng)。
他,星子声的"他"(星子音读ha)。只是经过了多年的风雨,这个发音由(tā)变成了(hā),注意,湖北南部一些方言说“他”也是讲(hā)的。骂人时星子声讲"厥仔"(kuèi zā)
星子声讲"厥仔",可以看出星子人对外来人的敌视.因为江西九江人讲"他"---"厥"(kèi).而广东广州话讲他也是讲"厥"噶。
其它称谓词,如:你们----尔哩(hěi li)。我们----俺哩(hǎn
二、连州星子话之地址篇:
连州星子方言对地址之称呼,保留好多古汉语的词汇.如下:普通话--星子话(附星子语音),这里--踶(dī)得(dǎi)。那里--隔(gǎ)踶(dī)。或,个(gē)得dǎi。哪里--咩(mēi)踶dī。注意:星子话中,得(dǎi)字的用法:家里--屋ǎo得dǎi。他家---他(hā)得dǎi;不要--乜(mèi)得dǎi。可以--做(zú)得dǎi,知道--晓(hiū)得dǎi。
三、 连州星子话之时间篇:
要了解星子人对时间的说法,我们先来了解古代时间的计算方法。星子人最初应该是用日晷(guǐ),通过观测日影计时,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针和刻有刻线的晷面组成,面向正北而放。随着太阳在天空运行,晷针的投影像钟表的指针一样在晷面上移动,就可以指示时辰。到了晚上只能看月亮的影像了。没有月亮的时候可就难以掌握了。以下是普通话与星子话的对照,附星子声之语音。
早上--黮( duán)朝(duǐ)早(zāo),注:黮的意思就是光线暗。上午--上(xiǎn)斜(céi);或:上多(dōu)斜(céi);中午--午(òn)斜(céi);或:午(òn)多(dōu)斜(céi);下午--下(hǒu)斜(céi);或:下(hǒu)多(dōu)斜(céi);晚上--夜(yěi)斜(céi);或:夜(yěi)不(bù)斜(céi);现在--以(yi)今(ging);以前--以(yi)前(cei);几时--几(gi)时(xi);刚才--接(zěi)时(xí);或:头(dáo)先(sei);或:带(duò)先(sěi);等一下--等(dang)一除(qǘ);或:听(tang)一除(qǘ)。注:除意思就是最后的短时间。今天--今日(rì)明天,--明日,后天--后日;前天--前日;大前天--大前日;大后天--大后日;今年,明年,与今日,明日的说法相似。上月--上(xiǎn)个(gòu)月(yuē);下月--下(hǒu)个(gòu)月(yuē)。
四、连州星子话之动词篇:
连州星子话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原汁原味的古汉语。虽然这些动词的说法和普通话的古汉语的意思有一点出入。但是,大体上是相通的,另外,星子方言与客家方言、潮州方言、粤语等方言的动词存在普遍的相近之处。下面例举一些星子话的常用动词,附星子话注音。
打--打(duo)。看--眄(miǎn)。目焉看一下--眄一除(miǎn a qv)。去--赴(fù);回去--倒赴(dào fù)。拿--摩(mō)。摸--踅(hao)。笑--笑(siù)。哭--哭(hǎo)。给--畀(biù)。站--彳奇(ki)。星子方言喜欢用"到"来表示动作的状态.如:站着--彳奇(ki)到;睡着--睡到;摔倒--跌倒;坐着--坐到;看见--眄到;听见--听到。
衣食住行在人们生活中是基本的东西,衣着是每天都要涉及的事情。连州星子方言涉及的衣着动词颇具南楚古语特点。下面列出普通话与星子方言对照,注音为星子语音。
穿衣服--“褋衣裳”(diě yī xián),褋,说文衣部,南楚谓襌衣曰褋;《九歌、湘夫人》中有,"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枼者,即葉去草,为扁平片状。古时,生产力水平低下,衣枼为裳是可以理解的。褋可作名词又作动词。披--“扈”(hǔ),披雨衣--“扈雨衣”。《楚辞、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绅兮"。盖帽--“搕帽”(kēi mào),盖雨笠--“搕笠头”。手去皿为搕,《广韵、合韵》,"搕,以手盍也"。戴帽--“戴帽”(duò mǎo),对此动词的解释就从略了。
连州星子方言的常用动词--食
连州星子方言有关饮食的动词:吃--食(xì),星子话讲吃饭--食饭(xì bǒn);整个星子地区单单是讲“食饭”就有好几种讲法,且相差比较远,但能听得懂;喝--喝(huǒ)--喝水(huǒ xǖ);咬----咬(ηiāo);煮饭--煮饭,煮粥--煮羹,炒菜--炒菜,添饭--载饭,夹菜--夹菜;星子话中有关饮食的动词大都和普通话相近,只是读音和普通话相差甚远。
前一篇:连州星子镇舞火龙闹中秋
后一篇:2011年0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