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起哄理论 |
起哄的一代”青年艺术家李柏青
曹喜蛙私属艺术对话系列之一
文:曹喜蛙
在起哄美的意义上,当代艺术有了新的美的概念,到了新的起哄的精神,中国的当代艺术才对世界艺术有了自己的时代贡献。在新的当代艺术发展中,有了一种互联网时代才有的只有起哄美才能概括的热门现象,只有互联网时代才可能称呼这是一种美,这是这个时代类似前沿科学在材料上更不同密度的美,这是一种美的概念领域的扩张、拓展、延展,这是美的质的飞跃。青年一代艺术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或许稚嫩的摸索着起哄者。
——(摘录) 曹喜蛙曹喜蛙:很高兴我们能认识。我们能聊聊你的艺术生活和艺术创作吗?
李柏青:1988年因逃避计划生育政策出生在山西太原的一个偏远山区,之后在甘肃张掖长大,自幼调皮捣蛋对声音和图像较为敏感,十岁正式开始学习绘画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几乎同时开始学习各类乐器并组建乐队至今。13年开始定居大理,主要从事艺术创作,包括绘画、行为、音乐等方面的创作。我住在苍山脚下面朝洱海,因为更贴切自然所以我的作品都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
曹喜蛙:您的本名是什么或者说身份证上的名字是什么?有哪几个笔名,有什么署名习惯?
李柏青:本名是李柏青,署名是柏青。
曹喜蛙:您的出生地、籍贯地是哪里?具体在几个城市生活或学习、工作过?您的家族或直系亲属中有搞过艺术或相关行业的吗?
李柏青:山西太原出生,甘肃张掖长大,后在兰州读的书毕业后来的大理。
曹喜蛙:你去过哪些国家或哪些城市旅游过吗?你参观过多少美术馆、博物馆或画展?印象最深刻或对你影响最大的有吗?
李柏青:09年开始一有假期就会全国到处走走,只要到一个城市就会去当地的美术馆和博物馆,现在依然是这个习惯。对我影响大的反而是更贴近自然的一些人文方面的东西,比如14年到了云南的一个偏远山区,那里的文化、宗教、民族、自然环境等等都会刺激到我。
曹喜蛙:你正式的艺术创作是始于什么年龄?还记得你第一幅最满意的作品吗?
李柏青:08年开始已经有一些自我意识的创作了,13年到大理后专职从事艺术创作至今。
曹喜蛙:你参加过全国性的美术展览吗?我说的是所谓的美协组织的美展?
李柏青:没有。
曹喜蛙:你是哪一层级的美术社团的会员?担任什么带长的职务没有?
李柏青:没有头衔,没有任何职务,现处于纯自由状态,也没有工作。
曹喜蛙:你自己举办过个人作品展吗?在哪举办的,是正式的策展人给你策划的还是自己策的吗?评论家对你有正式评语吗?
李柏青:12年在兰州举办过,有策展人。
曹喜蛙:你的宗教倾向是什么,具体对哪个宗教比较亲近,亲近到什么程度?
李柏青:可能更接近道教的一些文化哲学体系。一直在看一些东方传统方面的一些书,老庄的多一些。最近在学习一些道教的内家拳,又生活在一个比较自然的状态中。
曹喜蛙:有哪些正规媒体给你做过宣传吗?有没有出版过正规的作品集?是自费吗?
李柏青:有合集,美术馆出的。
曹喜蛙:你的作品都是如何销售的?自己销售,还是签约画廊销售?价格都到了多大的价位,最高一幅作品卖给谁了?是正规的收藏家还是一般的爱好者?
李柏青:现在主要是一些网络平台,一些空间也做过代理。
曹喜蛙:你参加过艺术拍卖活动吗?效果如何?
李柏青:没有参加过。
曹喜蛙:你参加过什么公益活动或社会活动吗?
李柏青:参加过一些艺术节和艺术工作坊的活动。
曹喜蛙:你现在是专业创作,靠艺术谋生,还是还有其他谋生手段?还是家里人有赞助,还是有藏家或企业赞助?一年的收入大概是多少,这几年有什么变化?
李柏青:靠音乐演出养活艺术创作,相对较稳定,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和创作。
曹喜蛙:你主要通过哪些艺术载体、媒介进行创作?哪个为主哪个为辅?今后还有什么打算?你对当代艺术中的新媒介、新观念和传统的媒介、门类都是怎么看的?
李柏青:最近一批新作主要以纸本水墨为主,平时也会实施一些艺术方案,比如行为、装置累的,今后越来越“立体化”,想表达的更全面一点,会一直大胆尝试下去。从我个人创作的角度来说,一个作品的单纯发生尤为重要,尤其是有作品思路的那一瞬间,越单纯越会体现艺术家本身,也更接近当下的“语境”,所以不管什么媒介、载体都不重要了,然后同等重要的就是“根源性”这个就是我理解的传统,不断的学习、挖掘、体会。这两点就是我创作的基础。
曹喜蛙:你有自己的工作室吗?平常交流的同辈艺术家都有哪些?平常交流的艺术前辈都有哪些?
李柏青:有自己独立的工作室。平时也有很多机会和一些优秀的艺术家交流学习。
李柏青,2009年考入西北民族大学油画专业,2013年毕业后赴云南专职从事艺术创作至今。性格较为偏执自身也变得孤独纠结,并在这种状态中寻求更为根本的某种价值,崇尚更原始更纯粹的艺术理念并与生活在当下的自我形成一个新的矛盾体。
2011年作品《玄》参加第二届高墩营艺术节
2011年行为作品《与六十个人亲密接触》第二届高墩营当代艺术
2010年划第一届“黑河谣”音乐节
2011年策划第二节“黑河谣”音乐节
2011年策划名为《土》的小型行为展览
2011年策划并成立了“四个男人一条狗”的艺术群体并同年做了多次行为展览
2011年应邀参加兰州“水印”艺术空间举办的《边界》艺术展,展出行为作品《细细的红线》和部分绘画作品。
2012年作品《云》《大河之流》参加“破晓”兰州当代艺术展
2012年行为作品《书的脸》参加第三届高墩营当代艺术节
2012年举办《如遗》 两人联展
2012年策划第三届“黑河谣”音乐节
2012年参与策划并举办了多次“诗歌与民谣”活动.
2013年绘画作品参加《发现•重建》-中国青年艺术家优秀作品展
2013年在云南大理策划举办《田埂•随发》艺术会
曹喜蛙,艺术评论家、策展人、哲学家及诗人,起哄哲学及美学创始人,曾任多家媒体总编、主编,被80后、90后的青年艺术家誉为中国第二代当代艺术教父。先后发稿过《起哄艺术简史》、《中国行为艺术起哄简史》、《当代艺术收藏的价值判断》、《互联网哲学与当代艺术的起哄美学》、《中国当代艺术的神山与诸神降临的前夜》等大量美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