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以明:洛神带我们回家

(2013-07-03 14:54:16)
标签:

文化

黄以明:洛神带我们回家
作者:贾谬
2013-07-01 09:52:56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曹喜蛙按语:这是刚才偶然在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网上看到贾谬的一篇小文,文中所说的80后诗人、策展人刀刀是中原青年诗人领袖,我知道正是这些80后诗人、新一代中国文化的冲顶者,在中国文化腹地河南策展了“河洛溯源展-草书圣手黄以明书法展”。
河南是中国文明的一块神砚,只有饱蘸这块神砚磨砺的现代精神才能立于东方之大地而不倒。我想说的是当代艺术者,不管是多么前卫于繁华,不管是多么扬名立万于世界,如果中原的父老乡亲没有粗茶淡饭接纳你,你依然是无家可归的文化孤魂。
 
     天覆地载,日月宣精,云布雨施,四时不忒,故能化育万物,生生不息。这是自然的意志。人是自然所生,寿命知识有限,而七情六欲无度。因此,先圣文明建制,从不自以为是,而是学习自然,并求自然之印证。河图洛书即此最早之纪事,是这一文明的源头与象征。从河洛出发,象、数、阴阳、八卦……的思想与应用,七千年滋养着中华民族繁衍不息,创造了大唐盛世人类历史上空间绝后的文明最高峰,人类生命美与创造力无过乎魏晋风度、大唐气象也!至今,曹植、李白的诗歌,王羲之、张旭的书法仍在感动、召唤着我们。
  当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我们的土地开始被割抢,枪炮逼着我们跑啊跑,越跑越远,不知不觉又跑出了精神的家园。后来,我们赶走了破门而入的强盗,却没有赶走背后的枪炮,还在惶恐不安地往前跑……我们要回家!要找回我们的幸福!这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梦想。
  梦想的光芒照进了流离失所的黑夜。经历了黑夜痛苦的妊娠,在太阳落下的地方,梦想的熹光穿越了时空,回到洛水之滨的一群青年,才情壮飞仿佛两千年前的曹植,又与洛神相逢。作为中部八省青年诗人联合会的会长刀刀,是80后青年诗人的领袖,也是河洛复兴梦想的践行者。他生于伏牛山深处,长于洛水河畔,从山里娃转变成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同时,热衷于河洛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对话与融通,成功策展了“当代草书圣手”黄以明书法河洛溯源展,又在筹备第一届河洛世界文明论坛,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号角中向更高的天空、向全人类的视野放飞自己的文化之梦。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这一切是那么亲切,似曾在梦里见过。没错,她一直在守护我们的梦想,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她的情感就在浓淡枯湿的墨色变化中,神光离合,乍阴乍阳,她的行止就在起伏转合的线条运动中,动无常则,若危若安……她是洛神,她是我们的维纳斯和雅典娜。今天,她又回来了。当代狂草第一圣手黄以明书写的二十八米《洛神赋》长卷就是那让才子流眄的绵绵洛川,她回到了黄以明的书法长卷上,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她回到了河洛。这里是名闻天下的龙门石窟景区,这里是洛阳市龙门博物馆展出的《草书圣手黄以明书法河洛溯源展》。
  回家的路上杂草丛生,方向迷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我们终于发现,七千年的传统依然在宣纸上活着。从河图洛书开始,我们向自然学会了自在、共存、创造,艺术与生活同构。中国人的精神样式就在日常的书写中。我们的先贤,把人生的情感、学习自然的感悟都放进了书法,浓淡枯湿之间,提按顿挫之际,阴睛圆缺,悲欢离合,穷天地之变,尽人间之情也。徜徉在龙门博物馆的展厅,流眄于黄以明书法的万千物象,顿然发现,原来我们的家产如此壮观!家财万贯为什么两百年来还要拿着金碗追着西方人乞讨?为什么我们累死累活制造的商品只能卖一块钱,美国人贴上他们的标签就要卖九块九?不由想起黄以明先生在清华大学MBA中心的讲演,说到“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掌握了商业的最关键的东西”,谁就是价值标准的制定者。“话语权表面上看来取决于实力,但实力是强权,还不是话语权,话语权真正的获得根源在于文化的胜利”,“文化就是话语权,文化就是最大的商业的力量”。现代社会的商业格局,是“西方文化主导了商业的话语权”。
  河洛溯源,回到家里我们发现了辉煌的宝藏,怎样才能拿到现代社会,成为全人类的福祉?黄以明所开创的书法新传统,其意义就在这里。黄以明遍习历代法帖,捕其神韵,传移模写,直追原作,秦汉之雄强、魏晋之超逸、唐之雍容、宋之意态,乃至明清之趣味、现代之造型,兼容并取,博采众长,而终不改品格之高古,自家之风度,对传统体悟卓深,加之学贯中西的学术功底与思想力,他用现代视角与西方理性工具,对传统书法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发掘,第一次用概念的语言向世人揭示了书法本源的秘密:感情的显现。书法创作与教育上,在书写物象中学习自然的同时,强调了书写中墨色的丰富变化和线条运动中生命个体的情感投射与审美体验,并在个性化书体的临习与形成中,让每个人都找到自己与世界相处的最佳方式。这正是强调个人幸福、个体价值的所有现代人孜孜不倦、乐在其中的追求。
  回到洛水之滨的青年啊,他们与洛神的相会,不再是曹植即此永绝,顾望怀愁的悲伤,而是回家的幸福与出发的快乐!
  河洛溯源,洛神已带我们回家,找到家的翅膀,将会飞得更高。
  
        贾谬   2013年6月28日于洛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