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喜蛙答无哲
(2012-08-28 14:49:0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化娱乐 |
曹喜蛙答无哲问
——山西百位诗人同题诗歌访谈
1.您的姓名、笔名、年龄、籍贯?何时开始进行诗歌写作?
答:鄙人本名曹喜斌,一看就有文革的痕迹。笔名有很多,常用的是曹喜蛙,1966年3月8日出生在山西黄河汾河交汇处的河津太阳村。大约在初中时期就开始写诗。
2.能否列出您的代表作,或主要创作年表?
答:早期(1992年前)的代表是组诗《核武器与癌》,写在山西时期;巅峰期是到北京的初期(1993至2000年),长诗《操》(一段时期也曾叫《蛙》)和系列组诗《古皮氏城纪事》(后来还起了个正式名称《清明河东图》),此后有个愤怒系列包括《愤怒的月亮》《愤怒的秋雨》什么的。
3.您现居何地?能否介绍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
答:现在长期漂在北京,其中做过10年的自由撰稿人,2000年后进入媒体,长期担任媒体负责人,先后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旅游中国周刊、环球游报、中式生活杂志等担任总策划、主编、副总编等。
4.您所欣赏的国内外诗人是哪位?他们的哪些作品影响过您?
答:我看的书比较杂,也比较多,缺点是外语一般,所以没有读过原作,所以只能算没读过外国诗,国内的诗人又觉得都是二手,一直以为自己能写出最好的,所以对哪个诗人都没有崇拜过,有点疯、不着调。
5.您认为一首好诗应具有的标准是什么,简单地说?
答:震撼,慢的震撼,快的震撼都行。比如我就恐高,但我现在住在19层楼,常常从窗户往外看,每次都感到震撼,我觉得诗能让我找到这种感觉的就算好诗。
6.您自认为在诗歌创作中对现实的关注责任有多少?
答:我的《核武器与癌》与现实很近,但是有点唯美、哲理;《操》就是直接对现实的回应,尽管写的很前卫;《古皮氏城纪事》全部记录的是梦里的事情,我人在北京,但是梦里始终还在我小时候的那个村里,尽管梦里的人全世界都有;后来的愤怒系列就直接是对现实鞭挞。
7.诗歌在您的事业和生活中占有什么位置,实话实说?
答:诗歌早期在我的生活中几乎就是全部,目的就是当个诗人。后来就是个念想,尽管写的越来越少,但始终没有忘记。我曾用《诗歌是独自一个人的宗教》一个题目写过两篇文章,现在基本都找不到了,而且都发表过,但现在就只记得这个题目了。
8.如果您的生存环境日益受挫,您还会与诗共舞吗?
答:要是能选择,我会去当画家。诗人太苦,似乎成本低,其实要付出所有。
9.您的多数诗歌灵感在何种情况下呈现?
答:多数是为了当诗人,所以在书斋里来的灵感多,有少量的来自真实的生活和现实。
10.请列出您最好的诗人朋友,如果用一句话评价他们,你如何为他们定位?
答:我的诗人朋友不是很多,山西的除了无哲你,就是孙云苓、梁生智,到北京后是一帮北漂如黄以明、李青松、徐鼎一、艾若、贾谬,剩下的诗人朋友我认识的很多,交往也不少,在江湖上的一面之交、几面之交甚至谈得不错的也非常多,但难称为朋友。我的诗人朋友,多为性情中人,有使命感,一般都不算常人。
11.如果您与世隔绝,你会读什么书?会不会写诗打发时间?
答:我比较功利,即使做山中宰相、退隐江湖、高处不胜寒。我不会写诗打发时间,我会认为那是一件千古之事。
12.您认为目前山西诗坛处于什么状态,谈个见?
答:其实山西诗坛人才济济,但当代山西的观念比较落后,在娘子关里难有什么大的发展。
13.如果要体现山西诗歌的团队精神,您认为该如何做?
答:走出去、多交流,增强主体意识,增加学术研究。诗歌是很激进的事业,四平八稳不会有飞跃。
14.目前山西是国内的诗歌大省吗?
答:谈不上。
15.您认为山西目前在国内有影响力的诗人有哪几位?
答:老一辈是牛汉、公刘,近一点的就是潞潞了,其他都是昙花一现。我相信山西好诗人还有的是,但普遍缺乏学术研究,所以没有给人留下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