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生活变迁社会/纪实 |
分类: 新闻行踪 |
刚刚从新闻看到,几个诗歌界的朋友策划了一次诗歌手稿拍卖会,关于这次拍品的估价据说有争议,比如郭小川的早期作品《女性的豪歌》的手稿估价2万元,诗人顾城的作品《河滩》、《在这里,我们不能相认》估价分别为25000元和20000元,据说这次活动中的手稿估价最高5万最低5千被质疑“过高”。
就本人直觉而言,这些估价除了已经过世的诗人的手稿估价还属正常外,活着的诗人手稿估价基本都过高了,也就是说不管什么原因这些还活着的诗人的手稿除了潜在价值外,基本没有实际的市场价值,这个与其实际价值是没有关系的。
不过,本人在此郑重宣布,本人曹喜蛙的大型梦幻史诗《清明河东图》(原名《古皮氏城纪事》)因为多次搬家而不巧丢失,现在保留残存的34首诗歌是因为网络而保留下来的,还有至少70首诗歌全部丢失。
本人愿意拿出2万元人民币高价寻找这些诗稿,原因是:
1、
这部诗歌是本人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2、 本人现在已经很少写诗了;
3、
本人将以大型梦幻史诗《清明河东图》为蓝本策划一个大型旅游项目;
4、
本人能即刻凑齐2万元现金,这也是我能拿出的全部。
丢失线索:
1、
这部诗歌写在两本诗集的空白处(诗集都有大量的留白);
2、
其中一本诗集是《红蜻蜓》,作者是现居美国的女诗人怀宗,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封面是绿色的。是一幅荷花的摄影作品;
3、
其中一本诗集是70年代诗人朗诵会的一个小册子,非公开出版物,朗诵会是在清华大学举办的,集内收有著名诗人、文化批评家、书法家黄以明撰写的《拆迁的轰鸣》文章。书名叫什么已经忘了。
4、
丢失地点:本人当时在《环球游报》供职,是从北京北奥大厦(惠新东街)搬往中纺物产(惠新西街)时丢失的,打包装箱的时候专门做过特殊保护的,但搬到新办公室的时候却再也没有找到。估计与搬家公司有关。因为每次搬家都用搬家公司的车,而每次都丢东西。
大型梦幻史诗《清明河东图》的草稿之所以价值这么多,是因为它对本人来说很重要,不会再生了,我也不会有那个灵感了,现在已很少写诗了,本人恰好活着还需要它,而本人也只能拿出2万元干这个事情,所以这些草稿也许没有什么历史价值、收藏价值,但有艺术价值和现实价值。
本启事常年有效,直到找到为止,有线索者请在本人博客留言。
2007年10月21日
相关阅读链接:
| 曹喜蛙:延安宝塔一样的九龙塔 (回乡散记) |
前一篇:姚晨,大嘴女侠的江湖志
后一篇:行乞像通奸,都是自愿与无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