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安之,12岁出门远行

(2007-07-17 23:51:19)
分类: 文化娱乐
 
陈安之,12岁出门远行
文/曹喜蛙 王振辉
 
陈安之,著名华人演讲家,国际成功学传播者,1967 年 12 月 28 日 生于中国福建省,12 岁随亲戚到美国读书,开始边工作边读书,曾经做过十八份工作,卖过菜刀,卖过汽车,卖过巧克力,当过餐厅服务员,后专业从事成功学研究和培训事业。
陈安之在国内出版了《卖产品不如卖自己》、《创业成功的 36 条铁律》、《如何做个赚钱的总裁》、《把自己激励成超人》、《自己就是一座宝藏》、《为成功改变环境》和《跟你的产品谈恋爱》《绝不裸奔》等书籍,读者众多,影响深远。
陈安之说,谦虚是持续成功的保证,自信一定要有,但不能自大。他说现在科技发展很快,总觉得自己懂得太少,他一年要阅读很多书籍或杂志。另外对苹果公司的iphone为什么很火、LG行销为什么很好等等,这些虽然与他很不相干的事情他都乐于去了解。
小时侯,陈安之很喜欢讲话。坐校车的时候,司机要用胶带给他的嘴巴贴了个“×”,嫌他讲话讲太多。
初二的时候,他去美国念书,第一个学期他妈妈去美国看他,问老师他的表现,老师说他实在太沉默太安静,看起来似乎有点自闭症,他妈妈觉得很奇怪。后来过了半个学期,老师发现他太能讲话了。原来刚开始的时候,他是不会讲英文,学会了之后,就开始疯狂的说了。
连续38个月飞到美国上课
陈安之说,帮助别人也很重要,但不能帮到把自己昏倒。2001年,他的经纪人给他一年安排200天的演讲,这让他觉得过了头,对他的体力实在是个煎熬。他喜欢演讲,也喜欢偶尔的放松,喜欢与别人交流,不喜欢不断的赶场。
年轻的时候, 他每个月都去美国学习上课,曾经连续38个月飞到美国上课,上两三天课再飞回来继续演讲,来来回回都在倒时差,他说那是一种失去平衡的状态。他说今年已经40岁了,学会了更有效的分配时间。他说自己永远不退休,做一些对别人有帮助、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
华人首富李嘉诚、比尔·盖茨是他一生当中最敬佩的两位企业家,他10多年前曾见过比尔·盖茨三次。
迈克尔·乔丹与舒马赫
此次到北京去酒店的时候,有个门童认出了陈安之,并向他请教一个门童怎样才成功。他说态度好的人就容易成功。
过去20年中见过超过100位行业顶尖人物,75%的人说达到事业的颠峰状态是比别人更勤奋更努力。有次去参加迈克尔·乔丹的训练营,他问迈克尔·乔丹“天下打篮球的人这么多,你为什么这么厉害”,迈克尔·乔丹只说了几个字“lots of work”(花很多时间去做)。
见到前F1车神舒马赫的时候,他问舒马赫是用什么方法七次获得世界冠军,舒马赫说自我纪律、自我操练、自我要求。那天,原定7点半到约见地点的舒马赫,10点半才到,当大家以为舒马赫耍大牌的时候,舒马赫走进来跟大家说他刚刚去练车了,第二天舒马赫真的得了F1赛车中国站比赛的冠军。
2008年奥运会要在北京
陈安之的时间一向非常紧张,从马来西亚、新加坡回来后,这次北京之行有两天时间,他想体验正在热火筹备奥运的北京。6年前他曾在北京待过半年,当时也是到处演讲,对北京的了解只是一点点。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他会用两个星期的时间泡在北京,想好好感受北京奥运。
对抱怨时间的人,陈安之说你永远有时间去做最重要的事,一生当中一定要明确什么是最重要的。
健康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在酒店他会去健身、游泳、慢跑,在台湾他会骑自行车锻炼,雨天会选择打乒乓球,如果有一群好朋友会一起打篮球。他说身体很重要,需要通过运动来保养,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却很少去做。
旅游增长一个人的胆识
陈安之说非常热爱旅游,喜欢去新地方,说旅游可以增长见闻。他强调一个人有见闻才会增长知识、有胆识。很多人因为见识不多,视野不开阔,从而也不自信。读万卷书后,行万里路更重要,走过很多路的人总是很自信。在一个地方的时间总是有限,所以总是走马看花。他曾经早上在意大利吃早餐,午餐在法国吃,晚上又到了另外一个地方。
今年他计划到迪拜看看,还想再去去好久未光顾的法国巴黎、意大利的米兰,以前做服装的时候经常去这些地方。近年来一直在亚洲推广成功学,有时间还想去欧洲开阔下心境。
此次北京之行后,他将再去美国拜访老师安东尼·罗宾(世界第一名潜能激发大师)。他说,想把美国的、欧洲的、东方的、东南亚的文化综合在一起,提供更新更好的资讯,让中国成为21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国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