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京戒台寺寺院佛教宗教摄影田贺田圈儿旅游东方文化地理历史中国 |
分类: 旅游/风光 |
【↑图01】戒台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马鞍山上,始建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原名“慧聚寺”。辽代高僧法均在此建戒坛,四方僧众多来受戒,故又名戒坛寺,寺内因拥有全国最大的佛寺戒坛而久负盛名。
【↑图01】戒台寺植被茂盛、色彩丰富,是拍摄取景的绝佳之地。
【↑图02】戒台寺正门。寺院建筑格局独特,主要寺院殿堂坐西朝东,中轴线直指距离70公里的北京城,建筑样式基本上是辽代风格。
【↑图03】山门殿屋檐的风铃
【↑图04】山门殿。山门殿为南轴线上的第一座殿堂。两侧与院墙相连,左右各有一个旁门。殿前有石狮子一对,并立有清康熙皇帝撰文的“万寿寺戒坛碑记。”山门殿面阔三间,单檐庑殿顶,灰筒瓦覆顶。四角挂有风铃,门额上挂“山门殿”斗子金匾。殿内前后贯通,中间为通洞。两侧各立有一尊泥质彩绘的护法神塑像,一为密执金刚,一为那罗延金刚。
【↑图06】
【↑图07】戒台寺高大的汉白玉旗杆。
【↑图08】大雄宝殿屋檐上的走兽。
【↑图09】大雄宝殿座落在近两米高的月台上。
【↑图10】大雄宝殿前的香炉
【↑图12】香炉上的盘龙柱。
【↑图13】大雄宝殿门额上高悬清乾隆帝手书“莲界香林”雕龙横匾。
【↑图14】大雄宝殿全景
【↑图15】大雄宝殿绿色的琉璃瓦屋顶
【↑图16】
【↑图17】
【↑图18】戒台寺尤以松树出名,“潭柘以泉胜,戒台以松名,一树具一态,巧与造物争”,活动松、自在松、九龙松、抱塔松和卧龙松,合称戒台五松。每当微风徐来,松涛阵阵,形成了戒台寺特有的“戒台松涛”景观。
【↑图19】戒台寺出售佛教饰品的门店。
【↑图20】戒台寺“牡丹院”内的芍药。晚清时期,道光皇帝的第六子恭亲王奕欣,因朝庭内部的权势倾轧,而从光绪十年(1884年)开始,到戒台寺“养疾避难”,留住长达十年之久。此间,奕欣出资改建了自己在寺内所住的北宫院,使之成为一座环境优雅、景色秀美的“寺中花园”,因院内广种牡丹花,所以人们俗称“牡丹院”。
【↑图21】戒台寺余光中的台阶。戒台寺的各大殿都是依山势而建,每到一处殿都要登上多级台阶。
【↑图22】戒台寺余光中的台阶。
【↑图23】戒台寺余光中的台阶。
【↑图24】已有千年树龄的“抱塔松”。
【↑图25】松树皮
【↑图26】古井口
【↑图27】戒台寺的古井,古井旁是新建的网球场。
【↑图28】戒台寺老建筑上破败的青瓦......
【↑图29】戒台寺最富盛名的戒台大殿。戒台大殿是戒台寺的标志,也是寺内最为主要的建筑。大殿正门上方高悬漆金大匾,上书“选佛场”三个大字,为袁世凯手书。
【↑图30】戒台大殿的屋顶。
【↑图31】红色木窗上的斑驳树影。
【↑图32】戒台寺的清净、空灵,总能让人静下心来慢慢的品味所有的细节。红色殿墙上的斑驳树影在日光的带领下慢慢地流动着.......媻娑的树影里好像蕴藏着无尽的往事要向你诉说......诉说着它太古老的往事......诉说着它与很多历史人物之间无数次的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