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8日《春城晚报》发了《墨香小院》

标签:
原创随笔 |
分类: 报刊采用 |


墨香小院
田治江
住在城市里,我的心里一直向往能有一个自己的小院子,种菜、养花、喝茶、聊天、会友,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可在城市里,这实在太难了。
前不久,朋友说他乡下有一处小院子,邀我去转转。朋友也喜欢花草,更是一个喜欢写字,在书法上颇有成就的人。
夏天的一个中午,按朋友发的定位,我们一行人开车前往。我们按照定位已经到了目的地,但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家。同行中的一个人说:“就是中间那一家!”见众人不解,他又说:“他家有一个土圆仓,你看现在只有中间那家有一个土圆仓。”我们一行人上前敲门,果然就是那一家。
朋友的院子不算大,却很有生活气息。有三间平房、一间耳房,前面的院子除了留出很小的活动空间外,其余都加以利用——种了几排辣椒、韭菜、茄子、小葱,还有几棵我吃过,却一直没有见过栽种在土地上的苤蓝。此前都不知道苤蓝是像土豆一样埋在土里,还是直接裸露在地面之上,这次才知道它是直接裸露在地面之上的。除了这些蔬菜之外,朋友还种了豆角、玉米之类的作物,一个小院子,就是一个农家菜园子。朋友爱花,各种各样的花卉自然也不少,最让我感兴趣的是朋友栽植了多棵红豆杉。红豆杉不好养,可朋友却通过地栽的方式,不仅把它们养活了,还培植得很茂盛。
朋友是个有心人,尽管是平房,在兴建的时候,经过了充分考虑,房顶外沿采用了圆弧形,给人一种圆润之感。他特意在平房的一侧加装了扶梯,通过扶梯可直接上到房顶。房顶上建起了露台和凉亭。客人来了,可以坐在凉亭里喝茶、聊天,四周景色尽收眼底,清风不时拂面,甚是惬意。
平房的右前方,专门建了一个小型的土圆仓。自然不是为了储存粮食,而是一个用于书法交流、会客、喝茶的地方。一张书桌居其中,四周挂满了书法作品,尤其是他用汉简风格的字体书写在一块一块木板上的作品,简直就是放大版的简牍。朋友的书法作品大气庄重、古朴雄厚,这些作品的内容除书写为何修建土圆仓之外,也简述了汉字书写的发展变化。置身在这样的环境里,让人有一种回归远古时代的感觉,又常常被眼前的景物及时唤回。我觉得这里墨香萦绕,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进入平房,正屋正中间是一张超长超大的书桌,既厚重又古朴。再环顾四周,汉简、隶书、草书……或大或小的书法作品,有序地排列其中。品读一幅幅作品,让人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了书法的殿堂,恨不得立马执笔临摹一番。
这样的小院在农村很常见,但这样融花木、园林、蔬菜、书法为一体的还真不多见。在这样的小院里,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体验田园文化,研习书法艺术再好不过。每个走进这座小院的人,总是带着好奇和羡慕而来,又带着满足和收获感而去。
尽管他给小院取名为简庐,我还是觉得叫它墨香小院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