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稿前言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植物

(2017-05-30 10:25:56)
书稿前言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植物
刘松萝

    植物是人类的朋友。植物不仅给我们衣食所安,还让我们体验到精神上的乐趣。

    生活是美好的。如果我们能够时时关注身边绿色的朋友,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忙忙碌碌的人们,或者为成功而奋斗,或者跻身为成功者而沾沾自喜。但是,如果连周围的花草树木叫什么都不知道,我们的生活就会是乏味的。

    一个精神充实的人,应该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初春,北方大地还是一片萧杀的时候,能够看见小草破土而出。深秋,喜欢游走街头,看风卷黄叶而过……出门的时候,看看树木是不是发芽了,开花了,结果了,落叶了。

    在老式的情诗中,勿忘我是少不了的。不过,又有几位诗人见过勿忘我呢?人们常说,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我敢说,很多人就是见到梧桐树也是认不出来的。各色人等,常常提到佛陀菩提树下悟道的故事。遗憾的是,有不少和尚也是不知什么是菩提树。

    不少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喜欢讲前五千年后五百载,喜欢宏观而又微观。但是,如果连身边的花草树木都叫不出名字来,那么他们的知识不是有所欠缺吗?

    诗人海子说过:“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友人萧溪说:“但我们多数人却叫不出身边天天相伴的植物的名字,这是多么让人失望的事。”

    有一种树木,我从小就看见。它长着很大的羽状复叶,墨绿色的。每到春天就开花,结出一簇簇倒针状的果实。这是什么树啊?我一直在想。没有人回答我,甚至鲜有人感到好奇。年复一年,全无答案。直到去年,才知道那是白蜡树。认识白蜡树,用了几十年。

    孔子,在弘扬圣贤的道理之余,也不忘告诫弟子“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诗经的第一篇是《关雎》。其中第一段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第二段,就有:“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比如紫花地丁、苍耳、蒺藜、狗尾草、木槿、梧桐等等,都被赋予灵性和浪漫。

    惠子曾经讥讽庄子:你的学说像椿树一样,大而无用。庄子说:椿树可以用来遮阳。

    古人以樗栎,也就是椿树栎木并称,比喻才能平庸。而庄子认为:樗栎正是因为无用才得享天年。

    从古至今,仁人志士赞赏岁寒三友,敬仰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我在《记住年轻时的梦想——给一对新人的祝辞》中说:让孩子学会种植,让他看到一粒种子从泥土中萌发,长大,开花结果,最后又回到种子。让他从中体会到什么是自然之道,什么是天道;让他知道什么是循序渐进,什么是善始善终,知道收获是需要等待的。

    如果我们再读一读植物学初步,了解植物的科属,就可以领悟什么叫分类,什么叫范畴,什么叫区别于联系,领悟似与不似的奥秘。

    种几盆花木,会让人有所寄托。每天早上,有人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看植物长出来没有,是不是多长了一片叶子,是不是开花了。

    植物是会说话的,在植物中间,人们甚至会忘掉寂寞。就算失去了一切,还有植物在陪伴我们。所谓的超凡脱俗,有时就是和植物一起生长出来的。

    热爱种植的人,通常会热爱生活,也许还会热爱他人。

    我想,“我们为什么要认识植物”应该是有答案了。

    2017.5.30.端午2017.5.31.补充



书稿前言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植物
刘松萝

    植物是人类的朋友。植物不仅给我们衣食所安,还让我们体验到精神上的乐趣。

    生活是美好的。如果我们能够时时关注身边绿色的朋友,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忙忙碌碌的人们,或者为成功而奋斗,或者跻身为成功者而沾沾自喜。但是,如果连周围的花草树木叫什么都不知道,我们的生活就会是乏味的。

    一个精神充实的人,应该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初春,北方大地还是一片萧杀的时候,能够看见小草破土而出。深秋,喜欢游走街头,看风卷黄叶而过……出门的时候,看看树木是不是发芽了,开花了,结果了,落叶了。

    在老式的情诗中,勿忘我是少不了的。不过,又有几位诗人见过勿忘我呢?人们常说,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我敢说,很多人就是见到梧桐树也是认不出来的。各色人等,常常提到佛陀菩提树下悟道的故事。遗憾的是,有不少和尚也是不知什么是菩提树。

    不少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喜欢讲前五千年后五百载,喜欢宏观而又微观。但是,如果连身边的花草树木都叫不出名字来,那么他们的知识不是有所欠缺吗?

    诗人海子说过:“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友人说:“但我们多数人却叫不出身边天天相伴的植物的名字,这是多么让人失望的事。”

    有一种树木,我从小就看见。它长着很大的羽状复叶,墨绿色的。每到春天就开花,结出一簇簇倒针状的果实。这是什么树啊?我一直在想。没有人回答我,甚至鲜有人感到好奇。年复一年,全无答案。直到去年,才知道那是白蜡树。认识白蜡树,用了几十年。

    孔子,在弘扬圣贤的道理之余,也不忘告诫弟子“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惠子曾经讥讽庄子:你的学说像椿树一样,大而无用。庄子说:椿树可以用来遮阳。

    古人以樗栎,也就是椿树栎木并称,比喻才能平庸。而庄子认为:樗栎正是因为无用才得享天年。

    从古至今,仁人志士赞赏岁寒三友,敬仰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我在《记住年轻时的梦想——给一对新人的祝辞》中说:让孩子学会种植,让他看到一粒种子从泥土中萌发,长大,开花结果,最后又回到种子。让他从中体会到什么是自然之道,什么是天道;让他知道什么是循序渐进,什么是善始善终,知道收获是需要等待的。

    喜欢种植的人们,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花草怎么样了。即使是长期独处,花草也让我们不感到寂寞。

    我想,“我们为什么要认识植物”应该是有答案了。

    2017.5.30.端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