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史笔记之夏本纪第二----(19)

(2008-08-21 02:53:03)
标签:

文化

分类: 读史笔记
    禹曰:「於,帝!慎乃在位,安尔止。辅德,天下大应。清意以昭待上帝命,天其重命用休。」帝曰:「吁,臣哉,臣哉!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女辅之。余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作文绣服色,女明之。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来始滑,以出入五言,女听。予即辟,女匡拂予。女无面谀。退而谤予。敬四辅臣。诸众谗嬖臣,君德诚施皆清矣。」禹曰:「然。帝即不时,布同善恶则毋功。」
  
  
  译文:禹说:"啊,陛下!您在帝位上要特别谨慎小心,应该安于你所能做到的,不要轻率行动。要辅之以德,使天下都顺应您的教化。您用清静之心奉行上帝的命令,上天会经常把美好的命运降临给您。"舜帝说:"啊,大臣呀,大臣呀!大臣是我的臂膀和耳目。我想帮助天下民众,你们要辅助我。我想要效法古人衣服上的图象,按照日月星辰的天象制作锦绣服装,你们要明确各种服装的等级。我想通过各地音乐的雅正与淫邪等来考察那里考察那里关于伦理五常的政教的情况,以便取舍各方的意见,你们要仔细地辨听。我的言行如有不正当的地方,你们要纠正我。你们不要当面奉承,回去之后却又指责我。我敬重前后左右辅佐大臣。至于那些搬弄是非的佞臣,只要君主的德政真正施行,他们就会被清除了。"禹说:"对。您如果不这样,好人坏人混而不分,那就不会成就大事。"
  
  1. 慎乃在位,安尔止
  
  “乃”,你。在“慎乃在位”与“安尔止”之间,《谟》多“帝曰俞禹曰”五字。“安尔止”之下,多“惟幾惟康”四字。此皆删。又“尔”作“汝”。郑玄释此句云:“安汝之所止,毋妄动,动则扰民。”
  
  2. 辅德,天下大应
  
  “辅德”,《谟》作“其弼直”。“弼”,辅。“直”当作“惪”,“德”本字。故译为辅德上。“天下大应”,《谟》作“惟动丕应”。“丕”,大。此译通大意。
  
  3. 清意以昭待上帝命
  
  《谟》作“徯志以昭受上帝”。“徯”与“清”于音韵为支与青之通转,故通用。“待命”,即等待受命。
  
  4. 天其重命用休
  
  “重”,《谟》作“申”。重为申的训诂义,意为重复。“休”,美。
  
  5. 吁!臣哉,臣哉
  
  《谟》作“臣哉邻哉!邻哉臣哉”。旧释为“群臣道近”,盖以“近”释“邻”。此删二“邻哉”,作为直呼臣下。此下《谟》原文尚有“禹曰俞帝曰”五字,此删。
  
  6. 臣作朕股肱耳目
  
  “股”,大腿。“肱”,音工,肘臂。“股肱”二字连用,以手足来比喻君主左右重要大臣。
  
  7. 予欲左右有民,女辅之
  
  “女辅之”,《谟》作“汝翼”。翼义为辅。此句下《谟》原文有“予欲宣力四方汝为”八字,此删。
  
  8. 余欲观古人之象
  
  “古人之象”,据下文所叙,皆示法象之服制,是“古人之象”指古代贵族服饰上的各种彩绘。
  
  9. 日月星辰,作文绣服色
  
  “日月星辰”之下,《谟》有“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二十六字,皆服饰上的图案,《史记》概括为“作文绣服色”五字。
  
  10. 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来始滑,以出入五言,女听
  
  “六律”,古代作为确定乐音高低的标准音十二律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音瑞,二声)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音意)、应钟。其居奇数位(即第一、三、五、七、九、十一诸律)的六个为阳律,称“六律”;居偶数位的六个为阴律,称“六吕”。虽并称为“律吕”,单称仍叫“六律”。“五声”,亦称“五音”,为古代声乐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约相当于今音乐简谱的1、2、3、5、6 五个音。后加上变宫、变徵。才完备了七声音阶。
  
  “八音”,古代乐器由八种不同材料造成,综称八音。即金、石、丝、竹匏(音袍)、土、革、木。金有钟、镈(音博)、铃等,石有磬、璈(音熬)等,丝有琴、瑟等,竹有管、籥(音越)、箫、笛等,匏(施簧者)有笙,竽等,土有埙(音熏)等,革(皮)有鼓、鼗等,木有柷(音祝)、敔(音语)等。
  
  “来始滑”,汉代今文本《皋陶谟》此三字另作“七始咏”、“七始训”、“七始华”、“七始滑”、“采政忽”,连此异文有六。汉古文本作“在治曶”,伪古文作“在治忽”。
  
  按《尚书大传》云:“定以六律、五声、八音、七始。”郑玄《注》:“七始,黄钟、林钟、大簇、南吕、姑洗、应钟、蕤宾也。”皆有关乐律者,显然此处当作“七始咏”。
  
  “以出入五言”,“入”,《谟》作“纳”,义同。“五言”,旧释五常之言,亦即仁、义、礼、智、信五德之言。
  
  11. 予即辟,女匡拂予
  
  《谟》作“予违汝弼”。“辟”,与违失义相近,《荀子·修身篇》有“辟违而不懿”之语,故“予即辟”即“予违”。“女匡拂予”即“汝弼”。此语意谓我如有违失,你们就要匡正辅弼我。
  
  12. 女无面谀,退而谤予
  
  《谟》作“汝无面从,退有后言”。此译使原意更清楚。
  
  13. 敬四辅臣
  
  《谟》作“钦四邻”。“钦”、“敬”同义。“四邻”,前后左右四近之臣。《尚书大传》云:“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文王世子》则作师、保、疑、丞,并称“四辅”。《大戴礼·保傅》引《明堂之位》则作道、充、弼、承。可知四者之名原不一定,惟“四辅”一词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雒诰》中。《史记》录《皋陶谟》文,而改用此更早使用且意义更易懂的名称。
  
  14. 诸众谗嬖臣,君德诚施皆清矣
  
  《谟》作“庶顽谗说”,以“诸众”译“庶”,以“谗嬖臣”译“谗说”,意更明显。
  
   “君德诚施皆清矣”,《谟》“庶顽谗说”句下,尚有“若不至时”至“敢不敬应”二十句,此处以“君德诚施皆清矣”一句当之。
  
  15. 帝即不时,布同善恶则毋功
  
  《谟》“敢不敬应”句下作“帝不时,敷同日奏罔功”,此处作意译。“即”,或。“时”,是。“布”,敷,溥。“溥同善恶”,即贤愚善恶的人同样看待而不加区别。
  
  16. 补注
  
  禹之建言有三:安尔止;辅德;清意。安尔止者,老子所谓“不敢为”也。辅德者,五教也。清意者,寡欲而无私也。
  
  舜之对答,曰“予欲左右有民,女辅之”。首言服色,礼也。次言音律,教化也。其三为言路,存直而去佞也。其四为敬畏臣,君事臣以礼,臣方事君以忠。结之曰:“诸众谗嬖臣,君德诚施皆清矣。”修德为上。
  
  禹言:“布同善恶则毋功。”布同善恶,贤愚不分,此古之帝王通病。国之所以亡,多源于此。不可不慎之矣。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