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性,智慧,王小波

(2009-05-29 20:45:31)
标签:

王小波

杂谈

分类: 心情随笔

性,智慧,王小波

 

    最近本博的常态是对着手机傻笑,不知所以的同事一定以为这孩子疯了。脸皮够厚心脏也足够坚挺的本博自然没有这么容易疯掉,而导致本博又哭又笑貌似精神失常的根源就是那头特立独行的猪——最近通过手机拜读了能找到的所有王小波作品。在此,用俺不忍卒读的文字纪念下文采飞扬的小波吧。

    王小波这个家伙在死了12年后,他的一点一滴都已经几乎透明了,纪念小波的活动各大媒体做了一轮又一轮,纪念他的文章更是随处可见。也许我们真的无法忘记还有一个像王小波那样痛恨无趣痛恨无行痛恨无知同时又有着非凡洞察力和幽默感的思想启蒙者和文学大师。他是在激情泛滥的世界里少数几个能够进行冷静思考的作家之一,他的出色之处在于他的特立独行,他的冷静,他的智慧,他的诙谐,还有他狂欢化的写作方式。

    王小波死之前他的书被当作黄色书刊,死之后人们开始关注性后面的东西。他的遗孀李银河说过,“王小波笔下的性很干净”,是的,也许对很多有文字洁癖的文学青年来说,王小波的文字很“脏”,事实上文字下面的思想很纯粹。国人对性本来就戴着有色眼镜,王小波对性的豁达让很多人不舒服也就不奇怪了。

    在中国,王小波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作家,他既是一个骑士,又拥有着大智慧。作为性描写大师,他又不同于王朔和贾平凹(后面的两位大概要靠性描写出彩)。王小波的性描写最缺乏刺激,总显得有些无精打采,他写性无能、性失落、性失败,由于毫无刺激性,甚至会让读者都快忘记这是性描写。

    看王小波的书不必正襟危坐,他的文字可以让人在任何时候阅读,以最自由最放松的姿势。有人情不自禁地发出笑声,有人怅然若失地笑不出来。不是哲学家的王小波可以打开人们心底的许多迷惑,迷宫般的文字诉说着可能或者不可能、确定或者不确定。

    王小波的语言叙述方式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这在当代中国作家中实属罕见。对于王小波,曾有人这样评价,“对我来说,王小波的死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开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在模仿他,他的文风、他的思维,然后到处推销他,就像被鬼上了身。”就这一点来说明“小波体”对人们的影响很大,似乎并不显得有多夸张。王小波对人的影响是属于那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型的,今天的我似乎已经忘记了他具体写过什么,但冥冥中他的声音一直在左右萦绕——始终怀疑,回归常识,追寻真相,陶醉诗意,顺应人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