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例题总结——有关标志重捕法的误差分析(转载)
(2014-04-22 09:09:22)
标签:
教育 |
分类: 必修三 |
1.(14滨州一模)若在a点时调查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并全部标记后释放回环境中。第二次捕获了80只, 其中有20只带有标记,则兔种群的K值约为
只。若在第二次捕获过程中,发现地面有脱落的标记(某些带标记的兔被天敌捕食,标记不影响兔被捕食)。这种情况下,估算的K值
(偏高、偏低、不变)。
2.(12安徽)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
3.(11山东)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4.(14青岛一模)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地区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由于该动物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往往导致调查结果
答案: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