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典型例题总结——有关标志重捕法的误差分析(转载)

(2014-04-22 09:09:22)
标签:

教育

分类: 必修三
1.(14滨州一模)若在a点时调查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并全部标记后释放回环境中。第二次捕获了80只, 其中有20只带有标记,则兔种群的K值约为                只。若在第二次捕获过程中,发现地面有脱落的标记(某些带标记的兔被天敌捕食,标记不影响兔被捕食)。这种情况下,估算的K值                    (偏高、偏低、不变)。

2.(12安徽)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              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偏高、偏低、不变)。

3.(11山东)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4.(14青岛一模)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地区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由于该动物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往往导致调查结果              (偏高或偏低)。

 

答案:1.800     不变           2.80只/hm2       偏高       3.900       偏高         4.偏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