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转)

(2009-03-27 16:24:17)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文峰中学  张忠华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从当前的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来看,在很多地区和学校,注入式教学法仍居主流,有的课堂仍然存在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教材的现象,导致学生学习被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改变这种状况,生物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真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甘当配角,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表现表演的机会,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如果教师只顾滔滔不绝讲个痛快,不肯罢口罢手,不给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和表现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主动发展、能力培养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老师要善于当一名出色的“导演”,而让学生成为出色的“演员”。

二、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初中生而言,学习的动力仍然主要源于兴趣,也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主动学习。如果教师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课前准备不充分,教法单一,上课照本宣科,语言平淡无力,则必然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或思想开小差。所以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充分准备各种教学用品,搞好新课的导入,尽量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语言力求风趣幽默,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三、精讲教学内容。

    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对教材的深刻领会,找出必讲的重点和难点,尽量用精练、准确的语言解释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即从原来的讲全讲细,改为讲准讲精,这对教师来说,确实有一个适应过程,开始是不放心、不放手、不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教师应该边实践、边摸索。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四、实行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如阅读、讨论、探究、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并努力做到多种方法的最优结合,才能有效地在教学中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自始至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五、进行启发式、探究式教学。

    要使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得到生动活泼地发展,就应摒弃过去那种由教师将结论、原理直接注入给学生的填鸭式教学,应尽量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为学生创设一种适于探究的情景或氛围,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给学生以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也只有如此,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

六、注意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中学教育手段不断更新,生物教师要转变只有标本、模型、挂图、幻灯片等简单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要多采用录像、光碟等电化教学手段,有条件的学校更应加快电脑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使生物知识更形象、逼真,并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实现知识的有效积累和储存。 

七、积极开展实验、实践活动。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认真做好实验,是学好生物学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逐步培养观察、分析、推理、设计、操作、合作、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及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生物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必要的补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培养人才的需要,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开展形式应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植物园、医院、工厂、养殖场,做访问、调查或探究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重视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正面评价。

    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肯定,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同时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课堂上教师要巧妙提问,有时要故意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使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也能回答出来,或在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下基本正确地回答出来。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肯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是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常用的方法。

九、注意当堂巩固和及时复习

    由于生物课课时相对较少,课时间隔时间较长,所以对学过的知识,学生往往会有所遗忘,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要尽量降低遗忘率,一是要做到每节课所学的知识要当堂消化、巩固,要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基础练习和拓展训练,对一些重点知识要重点记忆并督促检查过关;二是搞好知识的前后衔接和系统化,上新课时有时要为后面的内容打下一些伏笔,有时要对前面学过的内容作一下回顾或小结。比如在教学模式上,可采取“前节内容回顾小结——导入新课——学习新课——本节内容小结——巩固练习或检测”的形式,这样既能防止遗忘,又可温故知新。

    总而言之,在生物课堂上,教师若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教学目标,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知识教学上能够突出重点,做到当堂巩固落实,能力培养上能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并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质量就一定能得到显著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