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集美学村的先生们》
文/桂孝树
与满意相识于泉州石獅,那时他在石狮日报工作,我工作的地方离报社很近,因为共同爱好文学,让我们有缘相识,长期以来我一直把他当作我学习的榜样,满意不仅文笔好,待人也非常热情,后来因工作调动去了厦门晚报,尽管见面的机会少了,但这些年来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每次有了新作,他总是寄给我阅读,让我给他提提意见。说实在的榜样的力量是很伟大的,这些来在满意的影响下,我也写了不少文章,林林总总也发表了2000来篇,只是我一直忙于生活奔波,未曾出版一本佳作。看到好友满意书出了一本又一本,心里头除了羡慕之外,更多的是敬佩。
满意写这本书完全都是在每晚12点之后开始的,而且资料非常缺乏,他为此花了三年的时间才完成,付出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这种毅力和坚持是值得我去学习的。
顺着满意的笔下,我仿佛走进了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书中生动再现了因抗战爆发、厦门失陷,集美学校在爱国华侨陈嘉庚带领下,许多文人名士不远千里来此开展教育盛景。在抗战的艰苦岁月里集美学校的教师,因受陈嘉庚爱国精神的感动,以及学校领导的开诚相待,大家宁愿安贫守道,坚守教育工作岗位,使学校仍然保有最优秀的教师阵容,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众所周知,集美学村是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于1913年始倾资创办,享誉海内外。学村总建筑面积达三千余亩,拥有在校师生十万余人,形成了由学前教育至小学初中高中、从本科教育到硕士博士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整个集美学村既是钟灵毓秀之地,又是凝集众美的观光风景区,其建筑融中西风格于一炉,体现了典型闽南侨乡的建筑风格。陈嘉庚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数个朝代的更替,解放战争后多少教育家、实业家去了台湾、去了香港。而他一直留在新中国,继续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而他念念不忘的国家统一。他和一些先生们用全部的心血为我们打造了一座美丽而又伟大的教育丰碑。
书中的文字,恬淡之中情思蕴藉,语言节奏舒缓有力包含了若干的情感,它充实了先生们的人文生活,也让我们从中了解大历史背景下先生们的生活细节,滋养着每一个读者的情怀。在我看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都是一种财富。因为,我们在读懂别人时,也在丰富着自己。众多的文化名人从四面八方云集集美,在书中再现在读者的眼前,让人感慨集美学村的深厚人文底蕴,感慨陈嘉庚的倾资兴学的伟大情怀。
满意的文字就如同他做人一样,见情见性的文字,散发生活的清香,是性情中人满意的本色还原。这些年来他一直游走在文字的边缘,他是在用心书写着身边的每一个故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