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官房平台博客
----官房平台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188
  • 关注人气:1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建设中的直立人走廊(一)

(2013-06-26 10:34:11)
标签:

原始森林

直立人走廊

母系氏族

以歌为媒

走婚

分类: 快乐驿站
走进建设中的直立人走廊(一)
   建设中的建始直立人走廊--石门河谷
走进建设中的直立人走廊(一)
    直立人走廊中的原始森林栈道
 

 屋架山母系氏族人的婚姻恋爱考证

   在建始直立人遗址的高坪屋架山保留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母系氏族,屋架山没有婚姻,山上只有女性,没有男性。传宗接代的所谓婚姻仅仅只是少女通过对唱情歌或平时的接触互有好感后,就产生了爱情。如果女性满意对象,有些少女会向男子系上亲手编织的围巾或者献上野花编织的花环以表心意,入夜后,男子会带着肥肥的猪膘肉,到心仪的少女家里去完成神圣的婚姻,共度良宵。到达女方家门外后,为了不引起家里人的注意,男子会向女方家的看门狗扔猪膘肉以示友好,然后再顺利地从女方家的窗户进入,天亮之前男子又必须离开。如果双方感觉良好,则可以一直这样下去,生下的孩子由女方抚养。如果是男孩子十八岁以后就送到孩子的舅舅家里,女孩子就留在山上。这种传统从母系社会一直沿继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可见这种民族特性的生命力是多么的强大

   我们有幸走进屋架山,了解到一些有趣的婚姻风俗。

  “以歌为媒”

以歌为媒“以歌为媒”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大都盛习过的婚姻习俗,建始高坪屋架山至今有“以歌为媒”的遗迹。丫头叫“姑儿”结婚前称“姑儿”“丫头”。婚后称“媳妇儿”“堂客”。十八“姑儿”会情郎屋架山女儿长到十七八岁可公开找情人,偷偷会情郎。公开找情人的方式就是“以歌为媒”。屋架山女儿上山割草砍柴,开荒种地薅草、赶集、迎亲、跳摆手舞或是三五成群路上相遇,男女之间总是以歌通情。先是唱盘歌:“哪花开来红似火?哪样花开白如霜?哪花开来红十里?哪花开来满山岗?”回答是:“石榴花开红似火,梨树花开白如霜,杏树花开红十里,映山红开花满山岗……”“盘花”唱完,小伙子也许相中了他的小家碧玉,女儿也许看上了她的相思郎。接下来便是唱试探、唱赠心、唱盟誓、唱离别、唱思念。“半崖一树花,山都映红哒,蜜蜂不来采,空开一树花。”“桐子开花当心红,悄悄交情莫露风;燕子衔泥紧闭口,蚕儿挽丝在肚中。”“白天想郎想到晚,晚上想郎啊……日落酉时,关门戌时,人静亥时,半夜子时,寅卯不天光,辰巳午未申啦,哪时哪刻不想郎。”偷偷会情郎的方式多是赠一双绣花鞋垫,或是撒有花香的卡花手帕,丝线。情郎多从绣花本领看出姑娘的心灵手慧,有民歌唱道:“白布帕子四只角,只只角上绣雁鹅,帕子烂了雁鹅在,不看人才看手脚。”如果情郎来家作客,土家女子要亲自泡一杯红糖茶递给情郎,家中父母撞见后也做一碗放四个囵蛋的红糖茶端来对第一次登门的准女婿表示欢迎;如果父母不在家,一对小情人就会互赠礼物,私定终身,甚至以身相许。待到过年后,他们在正月里亮相:一起跳摆手舞,尽情狂欢,然后去求土老司允许,准备结婚。开亲不讲辈分据记载:元明时代有同姓结亲及开亲不讲辈份的情况,采访到一首民歌是这样唱到:“青蓝白布把衣裁,不图辈分图人才。只要姐儿生得好,愿把辈份矮下来”此歌反映了当时不讲辈分的状况。 聚族耕食,“以歌为媒”,保存着氏族农村公社制社会形态。

“女儿会”习俗

在建始官店、高坪屋架山、恩施石窑地区至今还保持着“仲春三月”“女儿节”“女儿会”习俗,即春秋的某日,姑娘们成群结队,穿红戴绿,去赶集约会小伙子,然后邀至泉边溪旁,赠物求爱,夜晚“野合”于山林,谁也无权干涉,称“放活”。一位土家姑娘给我唱了一首山歌:“叫声妈妈莫骂我,你不唱山歌哪有我;我不唱山歌,哪有外甥伢子喊你叫外婆。”听着这山歌,瞧着屋架山热情大方却又害羞秀慧的土家姑娘,你不能不动心“以歌为媒”的土家山寨原始文明遗风。

找老表之说

所谓男女“野合”现象我们道听途说,是指女子主动走到男家的陋俗,但是古老的以歌为媒习俗,早已融进了山民的血液。有情歌是这样唱的:“情妹妹坐在三墩崖,下雨天晴你莫来,来的时候有人说,走的时候背后有人指,无的说出有的来。”第二段:“情妹妹坐在三墩崖,下雨天晴你莫来,来的时候鞋子倒穿起,转去的时候鞋子报在怀,就是神仙也难猜。”男女从小自由交往,耳鬓厮磨,深厚的情意自然发展到男孩走进女孩家里成鱼水之欢,女家父母一般不干涉。形成了嫁儿招婿的习俗。这在山外封建社会里是不允许的,即使双方父母同意,族人也不答应。在屋架山一带冬天的夜晚满火坑的人烤火,主人也会把客人安排在火坑边洗澡,家里女孩也不回避。如果客人想方设法与主家女孩扯成老表关系就可以自然结合到一起,主人一般不找麻烦,个别有吵闹索要青春损失费的还会遭乡邻耻笑:“自己不管好女儿,没钱想到卵上去了。”在广大的汉族地区,几千年封建社会买卖婚姻制度的存在,“贞操”观念长期存在。但在少数民族地区,“贞操”观念大都比较淡薄,甚至没有。我们上面讲的屋架山景区在清雍正以前,都是蛮夷地区 ,直到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才开始汉化进入封建社会,所以这些地区受封建文化影响相对较小,“贞操”观念淡薄,他们仍然因袭早已成习的原始自由婚。在封建汉族文化的不断影响下,恋爱结婚逐渐讲求门第辈分,特别不允许同姓结婚。在恋爱之前,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交往的第一道程序就是先问姓氏,“唱歌要把姓来问,慢慢问来慢慢询,看是老表还是妹,请用歌来回分明”。如果是同姓即以兄妹相称,对方各自走开,不再进行下去,另选他人。对歌时有种种禁忌和规约:家里的至亲,如母女、父女、母子、兄妹、姐弟等不能在同一场合相遇,如相遇赶快回避。又如同一村落内的人不能交往对歌,不能通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