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middle/4c87a196gc69239f1ce6b&690
摒弃了思想和信仰,文学还剩下什么?
陈劲松
当下文坛,最引人关注的并非那些默默耕耘的作家,璀璨的光芒不属于他们;最受人瞩目的并非那些思想厚重的作品,成功的荣耀不属于它们。反之,一些善于制造新闻话题的作家、一批熟谙市场潜规则的作品,受到读者盲目追捧。大众的眼球,似乎越来越热衷于一场场喧闹的文学事件,进而由此决定作家作品受认可程度的高低。譬如,文学排行榜的发布、作家富豪榜的排名、影视作品的改编、作家个人的隐私,等等。倘若评判一个时代文学高下的标准,不再是文学作品的好与坏,而是文学事件的大与小,又倘若,我们的作家纷纷摒弃了文学的思想和写作的信仰,那么,我们的文学在热闹过后,还能剩下什么?
文学除了市场和读者,毕竟还要有思想与信仰的烛照;作品除了版税和印数,毕竟还要有精神与心灵的抚慰。栖身于喧嚣的文学现场,我更愿意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那虽然寂寞却不失文学精神的角落——
我关注“宁夏首届黄河金岸诗歌节峰会”和“深圳第五届诗歌人间诗会”的举行。在这个无名时代,小说、散文、话剧、报告文学都能有各自谋取名利的机会,唯独诗歌,一直处于一种相对边缘的状态,但它却始终自尊而又顽强地生存着。一批又一批诗人和小说家一样,在当代文坛异军突起,引起广泛关注与尊重。我相信,无论时代如何流变,诗歌将永远与时代同在。因为,我们的灵魂,离不开诗歌的滋养,我们的精神,离不开诗歌的安抚。
我关注《冰心全传》的出版。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冰心为人为文的品格,堪称“一片冰心在玉壶”。她崇尚“爱的哲学”,其作品流淌出对自然、母爱、童真以及生命的颂扬与赞美。她与世无争的生活和写作态度,无疑值得我们今天的许多作家深思。因该书作者陈恕教授系冰心女婿,故以大量鲜为人知的一手资料和珍贵的历史照片,较全面地反映了冰心一生及其所处时代的风貌,从而为广大读者深入了解冰心,专家学者系统研究冰心,提供了丰富而翔实的参照。
我还关注业余作家亚历克西·热尼捧得2011年度法国龚古尔文学奖。作为一个毫无名气的小说家,亚历克西·热尼获得权威文学大奖固然令人艳羡,但更加让我以为然的,却是他多年来对于写作的热情和坚持。作家以作品说话,对一个真正优秀的作家来说,应恪守“但行创作,莫问收获”的信念,永远做到从文学出发,回到文学本身。须知,任何奖项都只是写作的副产品。无论获奖与否,都要持有一颗平常心。从这一角度来说,亚历克西·热尼的获奖实在发人深省。
热闹的文坛尽管热闹着,清醒之士,则定然会对此抱以警觉和自省。而文学的希望,也正在于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