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生活变迁知识/探索秦可卿天医星红楼梦 |
贾蓉之妻秦可卿病了,请来张太医给秦氏诊病。诊毕,贾蓉问道:“先生看这脉息还治得治不得?”先生道:“看得尊夫人脉息:左寸沉数,左关沉伏;右寸细而无力,右关虚而无神。其左寸沉数者,乃心气虚而生火;左关沉伏者,乃肝家气滞血亏。右寸细而无力者,乃肺经气分太虚;右关虚而无神者,乃脾土被肝木克制。心气虚而生火者,应现经期不调,夜间不寐;肝家气滞血亏者,应胁下痛胀,月经过期,心中发热。肺经气分太虚者,头目不时眩晕,寅卯间必然汗出,如坐舟中。脾土被肝木克制者,必定不思饮食,精神倦急,四肢酸软。”旁人言道:“何尝不是这样呢!”先生继续说:“大奶奶这个症候,可是众位耽搁了!……依我看起来,病倒尚有三分治得。吃了我这药看,若是夜间睡得着觉,那时又添二分拿手了。据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但聪明太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太旺,经血所以不能按时而至。大奶奶从前行经的日子问一问,断不是常缩……”“可不是!从没有缩过……”先生又说道:“是了,这就是病源了。从前若能以养心调气之药服之,何至于此!这如今明显出一个水亏火旺的症候来,……待我用药看。”于是这太医便写下了一个处方,递与贾蓉,上写着“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
人参二钱 白术二钱土炒 黄芪三钱 熟地四钱
归身三钱 白芍二钱 川芎一钱五分 香附米二钱
醋柴胡八分 淮山药二钱炒 真阿胶二钱蛤粉炒
引用建莲子七粒去心,大枣二枚
贾蓉看后说道:“高明得很!还要请教先生:这病与性命终究有妨无妨?”先生笑道:“大爷是最高明的人,人病到这个地步,非一朝一夕的证候了;吃了这药,也要看药缘
1.病例叙述完整。从发病到表现,从病因到病机,从用药到炮制,从发展趋势到预后,给读者展现出一个疾病动态变化的全过程。
2.分析精采入微。作者以张太医的言行,详细诊断后,不惜笔墨对疾病进行“解剖”,特别是通过脉象分析病机,十分令人信服。左寸候心之病变,沉而数,乃心气虚而生火
3.“因机证治”体系完备。秦氏所患疾病其病因为情志致病,颇为符合当时的社会及家庭环境,忧虑太过,气机郁滞,肝木克脾;久而之,心肝火旺,耗伤阴血,最终成为水亏火旺之体。就张太医所开的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处方来看,属于标、本兼治,以八珍汤加减补益气血为主,辅以疏肝理气之品,方证相符,颇见功底。
该病案还有两处描述时间与疾病的关系,真正反映出作者高深的医学造诣。一是张太医推断秦氏“寅卯间必然汗出”。说明作者肯定了解中医的“子午流注”学说:气血在人体十二经脉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寅时经气从肺经流注时,因病人肺气虚,卫表不固,气阴易于外泄,故见自汗。二是张太告诉病人家属,只要病人能挨过春分,就有望痊愈,这是为何?因为中医认为:五脏与年四季都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春应肝;春天肝气最旺,肝之阴血不足之病人此时病情最重。秦氏所患为“水亏火旺”之证,“水”为心肝阴血,“火”即心肝之郁火,加之秦氏平素肝木颇旺,故春为之时病情最为严重,若能渡过此关,其病有可能逐渐痊愈。这与处方中用醋柴胡、香附、延胡索疏肝理气,用白芍、当归、阿胶柔肝养阴血的治病思路是一致的。
看此病案,真是一种文学的享受,医学的启迪,不要说在《红楼梦》中读此,即使在中医学专著中若能读这样的医案医话,也可堪称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