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镇伟 一个没有长大的老人家(1)
(2010-07-09 10:41:00)
标签:
杂谈 |
分类: 公共 |
本刊记者
2007年7月,阿娇主演的《出水芙蓉》开机,2008年1月,发生了“艳照门”事件。电影上映日期被无限推后,时隔3年,2010年7月6日,这部历经磨难的电影和它的女主角一起出现在大众面前。
宣传《出水芙蓉》的这些时日,媒体的大部分焦点都集中在阿娇身上,刘镇伟也没想到,自己会在影片中预言这件事。女主角的经历和阿娇类似,都是从天堂掉入地狱,历经磨难,重新奋斗,重新盛开。
若干年前,刘镇伟的《大话西游》也被称为一个预言,周星驰、朱茵、莫文蔚的分分合合与影片中的情节如出一辙,甚至有人总结出“拍刘镇伟的戏就会分手”的魔咒。
刘镇伟喜欢打破一切常态,不只是事物,还有帅哥美女的脸。
想想梁朝伟忧郁脸上挂着的“香肠嘴”、清纯可人的阿SA长出一口让人看了能吐出胆汁的黄龅牙,你就知道我没骗你。更可怜的是胡军,他的脸直接变成了屁股,这种“毁人不倦”的力量,足以让上述明星的粉丝泪流满面。
因为《大话西游》里那个到处问人“你妈贵姓”的唐僧,地球人都知道了“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这个真理。
刘镇伟拍了若干部被人奉为经典的影片,却一直没拿过最佳导演奖。有人说,在香港,想拿奖就去拍王家卫的电影,想拿奖金就去拍刘镇伟的电影。
大家经常把刘镇伟和王家卫放在一起比较,这对相交近30年的老友,一起经历了了很多事情,一起做编剧,一起开公司,一起窝在酒店以编剧本为名看球赛,在作品中不自觉地一起关注“时间”这个主题。不同的是,王家卫塑造的人物永远背着“时间的遗憾”这个包袱,刘镇伟则手拎时空穿梭机,上下五千年地溜达。
刘镇伟的导演生涯充满戏剧性,他的一些太过超前的作品,都有过“先被打入谷底,几年后,大家再找出来重新打量、估价”的命运,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刘镇伟说,就是走得太快了,应该再走慢几步。
这又是一个预言
人物周刊:有人说《出水芙蓉》是一部预言片,女主角的故事和阿娇这几年所走的路相似?
刘镇伟:我又拍了一部跟《大话西游》一样很超前的预言电影。3年前拍电影时我不知道,阿娇有一天会从天堂掉入地狱,但是她这几年的奋斗,就像我这故事里面的女主角一样,从阴暗的世界走向光明。
人物周刊:媒体的关注点都在阿娇身上,她的心理状态如何?
刘镇伟:她是一定要面对的。她知道无论怎么痛苦,都要重新面对这个事。
人物周刊:今年3月上映的《越光宝盒》虽然票房过亿,但口碑似乎并不太好,大家还是会不自觉地拿它跟《大话西游》比。
刘镇伟:两个极端。喜欢的都是90后,不喜欢的是70后和80后。观众一直抓住《大话西游》跟我后来的电影比较。《越光宝盒》的目的是在两个小时里令观众快乐。因为我在39岁的时候已经退休了,我是生活得很简单的人,所以我现在拍片就是希望自己在这个过程里面很享受、很开心,投资方也不亏本。
人物周刊:《越光宝盒》里有一段戏,郑中基变成牛魔王口中的“张紫仪”,铁扇公主说,“死人妖,搞我老公”,这样的影射太过明显了吧?
刘镇伟:当时我写那个剧本的时候还没有章子怡的事情发生,配音的时候都还没有这个事情呢,电影上映和这个事情同时间进行,我永远早了一步。后来被人家骂,说我是拿人家的痛处来说。当时我怎么知道会这样?
人物周刊:又是一个预言?
刘镇伟:别人觉得很恐怖,我从小就习惯了,我真的是在时空里不停穿梭。很多剧本的ending是做梦时想出来的。
人物周刊:《越光宝盒》里恶搞很多部电影,不怕得罪人吗?
刘镇伟:我从来不伤害别人的,我恶搞别人的东西,不是贬人家,都是褒奖他们的。每个人都背着《大话西游》去找《大话西游》的东西,找不到就骂。当时在戏院跟观众对话,有人说:你应该拍个新的经典去打破《大话西游》。我就问其中一个男观众:打个比方,如果你家里有个漂亮的老婆,为什么你总要想着在外面找个比她更漂亮的女人呢?总希望找到一个更好的东西去打破你心目中最爱的东西,为什么这样?”
我曾经在2005年说过一句话,如果刘镇伟不把这个包袱放下,他就不应该再拍电影了。我当年根本没有想过做经典的事,我根本就不是一个天才。你们逼一个平凡的人做天才,为什么?
人物周刊:你的作品为什么总是超前?
刘镇伟:是因为我的性格,因为我从来没有长大过,我一直拒绝长大,我是逃避现实的人,所以我永远天马行空。我一直想在现实的世界里面找到另外一个世界,可以在不同的世界里面生活。
在家里我很顽皮。我不是超前也不是什么,我就是一个没有长大的老人家。
当初骂我的人更尴尬
人物周刊:当时香港观众不接受《大话西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刘镇伟:其实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西游记》这个故事发展到现在几百年了,孙悟空一定没有爱情的,为什么加一个爱情给他?当时观众是没有心理准备的。
另一个打破的就是表演的方法。当时周星驰一直想不到怎么演孙悟空,几百年来孙悟空大都是京剧的演法。拍摄的前期,我看见周星驰在我房间外面走来走去一个多星期,我也不吱声。有一天晚上他问我怎么做,我叫他去看金凯瑞的《面具》,他是个很聪明的演员,看完之后,我的孙悟空就诞生了。
人物周刊:《大话西游》第一场上映的时候,观众是什么反应?
刘镇伟:以前周星驰的戏散场时,大家都在哇哇地讲话。这次所有人站在那里面面相觑,看的过程里面是有笑声的,还有一些人竟然哭了。“我看周星驰是来笑的,干嘛我会哭啊?”这是人的惯性。
你知道有一杯可口可乐在你面前,喝了以后说不错,聊天的过程中,别人给你换了杯水,你不知道,还带着要喝可口可乐的心情去喝这杯水……《大话西游》就是出了这个问题。
人物周刊:什么时候出现了转机?
刘镇伟:
人物周刊:面对内地这种情况,香港的反应如何?
刘镇伟:很尴尬,那帮骂我的人更尴尬。北大学子,全中国最厉害的嘛,他们都说好,香港的影评又该怎么写呢?很多人就开始出来解释了。当时骂我很狠的人,最后都赞我赞得很暴。很荒谬。我给他们弄得死去活来,先打得我遍体鳞伤,然后再来给我擦跌打酒,说不错的,不错的。每一次都是这样。
人物周刊:《大话西游》什么时候在香港火起来的?
刘镇伟:很多年之后。内地火了之后他们还不能面对现实,觉得内地这些人不懂看戏。当时跟我们合作的西安电影制片厂,很看不起我跟周星驰,他们制作的都是《红高粱》、《边走边唱》,陈凯歌、张艺谋的电影。那个制片主任丁小鹏在现场跟西安电影制片厂的人说,没办法跟我们港方合作。他们一脸的不屑。过了几年,他们赞我们,《大话西游》的海报现在都挂在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大堂里了。多现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