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远在老家的老乡博客里提到少时求学的文章,倏地将我藏在心灵深处多年的乡愁千丝万缕地抽离出来!
一晃眼,离开家乡已经多年!
老乡说:希望看到我在老家时生活片段的回忆。怎么感觉不太愿意回想过去呢?难道是少时生活的不易求学的艰辛让我不忍回想么?抑或是在外乡工作生活的跌宕让我缺乏平和的心态去仔细入微的将记忆链接?可是一旦有耳闻眼见的事物以一种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就必然会在心中掀起惊天骇浪地情感波涛。回到家乡!回到家乡。。。
真是奇怪。。。无法给自己一个答案!
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活在当下的人,或许这才是答案?
记得那时,就是个拼命读书要出人头地的倔强小女孩!砍柴下地无所不会,高强度的劳动却难以磨灭自己读书的高涨热情。
儿时的煤油灯下,爸总是说:青,将书包放下来写作业吧!放学后,我总是将那个母亲用碎花布拼接的小书包斜挎在肩上,不到上床睡觉是不肯取下来的,写字,读书。。。只有书包近在眼前贴着身子了才觉得安稳。煤油灯忽明忽灭,我在肩负着父亲的期望,奔跑在走出山间小道的理想中。
那时的家乡,冬天多晶莹啊!每天五时多就已起床,囫囵过一点填肚的食物,就要匆匆走往起伏的山间。冬天清晨的山间基本上还没有早起的人们,白皑皑的蜿蜒小路上总是只有我滑溜在雪地里,笨拙却又千方百计地赶往六七里地外的学校。心中还不时地一边鼓励自己:加油啊!不能迟到的哦!一边祈祷:前面那个窄小陡岖的上坡今天可不能冻得太坚硬滑溜!跌跤了会把衣服弄湿咯!教室里面冷如冰窖,再穿了湿衣,那可要挨冻一整天呀!
那几年冬天的清晨,在一两百米高的山峦间,只有那个八九岁穿红夹衣的小女孩如山中盛开的小红花隐约点缀着那一片白色;如一只笨重的小企鹅顽强地挪动着前进的脚步。。。
以全校第一的成绩,终于走出了家乡崎岖的小路。爸爸一头挑着一口波纹花色的橙色木箱,一头挑着对我的无限欣慰,将我送往了外面的世界。从此,飘在了他乡。
那年,我十五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