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功名利禄无关的实用力作——我看《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

(2021-03-08 14:12:55)
分类: 诗歌

 

与功名利禄无关的实用力作

 

——我看《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

 

临海凭风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度,古代典籍浩如烟海,一代代传承,滋养心灵,丰厚底蕴,助力我中华创新发展进步,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

 

其原因之一,是因为有像202137日晚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中讲述的三百多年前明朝的宋应星潜心创,将他平时所调查研究的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技术整理成书,在崇祯十年,由其朋友涂绍煃资助出版,这部与功名利禄无关的实用力作《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被称为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被世界多国翻译出版,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让经典走出书库,走向大众。《典籍里的中国》是央视继《故事里的中国》推出的又一经典栏目。是明代宋应星在乡试得了第二名,但是,后了又六次考试不中,在多年的往返旅途中,了解了人间百姓的疾苦和所需,写出了适用的《天工开物》,解决了群众所需。《典籍里的中国》节目,旨在从我国众多的典籍书海中择优不断推出不同经典故事,让这些睡在典籍书库的精华中国文化与世人见面,弘扬中华文化,彰显中国精神,提高人们的修养,滋润心灵。

 

以新颖的形式,寓教于乐。《典籍里的中国》,以新颖的形式,将深奥典籍转为通俗。邀请专家、学者将深奥难懂的经典,通过深入浅出,易懂的方式讲述给观众,既普及了知识,又弘扬了经典;改编成话剧,将数百年前的经典,通过演员栩栩如生的演出,用喜闻乐见、耐人寻味的视觉艺术呈现给观众。开了用话剧形式弘扬经典,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节过目不忘,古为今用,助力创新的先河。

 

隔空对话,今昔对比。《典籍里的中国》栏目,穿越时空,让今天的主持人撒贝宁穿越古代去和宋应星对话,了解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的历史背景和艰难,以及哥哥宋应昇以及朋友涂绍煃丰富此书内容,并对出版《天工开物》的帮助。又让宋应星从古代穿越到当下和院士水稻专家袁隆平对话,了解今天的水稻产量,以及高铁、大飞机、潜海、卫星奔向月球等现代科技,今日强起来的中国巨大变化,看得古人宋应星目瞪口呆,两相对比,彰显了中华民族经典的传承,科技进步,鼓舞人心。

 

总之,《典籍里的中国》栏目,是央视的创新,将深奥的典籍,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弘扬了中华文化,普及了典籍知识,鼓舞人们为祖国的繁荣、美丽做出新的贡献!

 

2021.3.8.053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三月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