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山穿越记

标签:
杂谈三皇山沈家庵仙峰谷五渡 |
分类: 游记 |
————————————————————————————————————
这次穿越地区的10米等高线图及穿越路线
http://s4/mw690/4c8518eatx6BqZlzJLRe3&690
废景区门前的壁画
http://s9/mw690/4c8518eagx6Brpekrji78&690
已破坏的女娲补天雕塑
http://s2/mw690/4c8518eagx6BrpeMCdP71&690
登山的步道
http://s14/mw690/4c8518eagx6BrpfIcklcd&690
沿途新雕刻的三皇浮雕
http://s11/mw690/4c8518eagx6Brptxp6Gea&690
瀑布
http://s1/mw690/4c8518eagx6Brpu4IXC00&690
三皇福地
http://s13/mw690/4c8518eagx6BrpA5R9O6c&690
需要徒涉的水潭
http://s14/mw690/4c8518eagx6BrpChYfj9d&690
http://s11/mw690/4c8518eagx6BrpDvVDcfa&690
一路上,大家为沿途的美景所吸引,不停地拍照、得瑟,以致到达三皇庙时,已是下午一点了。全程十六公里,按原计划应在下午三点穿越到五渡,可此时完成尚不足三分之一,更由于眼看一些新手体力有点透支,有些孩子甚至已经开始吭吭叽叽地不想再向前走,我们不得不不停地鼓励他们,希望能在天黑之前按计划穿越到山下。
http://s16/mw690/4c8518eagx6BrqmGZQPcf&690
http://s14/mw690/4c8518eagx6BrpTtgtv0d&690
http://s3/mw690/4c8518eagx6BrqP4L3c92&690
这是红旗从草甸拍照的下山的地标----一条陡峭的山脊上的巨石下的小路
http://s9/mw690/4c8518eagx6Brr3eHzid8&690
这两间房子,在山脊草甸上就可以看到
http://s1/mw690/4c8518eagx6Brrg0LHG30&690
仙峰谷景区大门
http://s2/mw690/4c8518eagx6Brrnb2vf91&690
仙峰谷外拒马河对岸的山峰
http://s15/mw690/4c8518eagx6BrsN0VDU5e&690
队友照片
http://s10/mw690/4c8518eagx6Brw7uoSR69&690
http://s10/mw690/4c8518eagx6Brw7TWxbe9&690
http://s4/mw690/4c8518eagx6Brw8i3OX93&690
http://s2/mw690/4c8518eagx6Brw8JGtb11&690
http://s5/mw690/4c8518eagx6Brw9aJuYb4&690
http://s10/mw690/4c8518eagx6Brw9BYlrc9&690
http://s9/mw690/4c8518eagx6BrwagXfaf8&690
http://s15/mw690/4c8518eagx6BrwaMyqq4e&690
http://s1/mw690/4c8518eagx6Brwbe7ra30&690
http://s10/mw690/4c8518eagx6BrwbMNWp59&690
http://s4/mw690/4c8518eagx6Brwcdziza3&690
http://s11/mw690/4c8518eagx6BrwcWsEa5a&690
http://s5/mw690/4c8518eagx6BrwdBnp254&690
http://s2/mw690/4c8518eagx6Brwe6miZe1&690
http://s11/mw690/4c8518eagx6BrwezMcaba&690
http://s6/mw690/4c8518eagx6BrwhmQzbf5&690
http://s8/mw690/4c8518eagx6BrwhXCnRd7&690
http://s11/mw690/4c8518eagx6BrwikWD01a&690
http://s4/mw690/4c8518eagx6BrwiH0XN83&690
http://s3/mw690/4c8518eagx6Brwj8Gv862&690
http://s11/mw690/4c8518eagx6BrwjAGzUaa&690
http://s2/mw690/4c8518eagx6BrwjZmkpd1&690
http://s10/mw690/4c8518eagx6BrwkqC7v19&690
http://s11/mw690/4c8518eagx6BrwkVStAba&690
http://s2/mw690/4c8518eagx6Brwlowetd1&690
http://s4/mw690/4c8518eagx6BrwlRJZ163&690
http://s3/mw690/4c8518eagx6Brwml5rYd2&690
http://s6/mw690/4c8518eagx6BrwpXwfr35&690
http://s1/mw690/4c8518eagx6BrwqspH2d0&690
资料
伏羲八卦图
http://s13/middle/4c8518eah787615dbbe9c&690
古代拒马
http://s10/mw690/4c8518eatx6BqZahlABa9&690
http://s1/middle/4c8518eatb4a300f84c20&690
拒马应用图片
http://s12/middle/4c8518eatb4a2fdfa979b&690
沈氏美貌如花,又贤淑纯良,故而深得李豫宠爱,于天宝元年(742年)为李豫生下长子李适(即日后的德宗)。
大唐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叛唐后进逼长安,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及诸皇子皇孙仓皇出逃,李亨、李豫、李适自然都在其中,而诸皇子皇孙的妃妾及一大群皇亲国戚却被遗下未及逃走,被叛军俘获,从西京长安劫掠到东都洛阳,其中就有沈氏。
李亨在灵武称帝后,封长子李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至德二年(757年),李豫收复东都洛阳,在掖庭中找到了已被关押一年多的沈氏。乾元元年(758年),李豫被立为皇太子,但并没有明确沈氏的名分,也没有把她迎回长安,而是一直住在洛阳宫中。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再次攻陷洛阳,沈氏从此失踪。
李豫即位后,于广德二年(764年)立长子李适为皇太子,同时下诏寻找沈氏。虽派人到处寻访,十余年却始终一无所获。其间经常有人声称自己是沈氏,但后来发现都是冒名顶替。
大历十四年(779年)代宗驾崩,太子李适即位,即唐德宗。他于建中元年(780年)遥尊生母沈氏为“睿贞皇太后”,在含元殿具册立牌`上皇后朝服,李适亲奉册伏拜痛哭不止,左右群臣皆泣。
为了寻找生母,德宗李适采纳了中书舍人高参的建议,任命睦王李述为奉迎使,沈氏族人四人为判官,派使多人分行天下,四处寻访,多方查找,同时对沈氏家族大加封赠,以期母子团聚。
建中二年(781年),消息传来,沈太后在洛阳找到了,长安城中一片喜悦。然而,很快就证实所谓的“沈太后”只是高力士的一位养女,因为年纪相貌酷似沈氏并与之在宫中有所接触,诱于名利而行冒充之举。德宗左右都很气愤,纷纷请求对之治罪,而思母心切的德宗不但不予治罪,还对身边的人说:“只要能找到真正的生母,我受一百次骗也没关系。”从此之后,冒名者越来越多,然而,终德宗一生,也未能找到真正的沈太后。
德宗在位26年而崩,长子顺宗即位并于七月后驾崩,由其长子宪宗即位。此时,寻访沈氏的工作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仍无音讯,有司建议予以停止,同时发诏,在肃章内殿为沈氏发丧,上太皇太后号,建衣冠冢于代宗陵并立神位于代宗庙。
总观沈后一生,命运多艰,屡遭离乱,结局更是千古之谜,故而小说家多有臆造之举,更有许多地方的尼庵留下了沈后在此出家的传说,颇具传奇色彩。 上世纪80年代,台湾据沈珍珠的传奇故事,拍摄了电视连续剧《沈珍珠传奇》,影响巨大。电视剧《沈珍珠传奇》最后说:沈珍珠流落幽州范阳,沿拒马河而上,并在此出家,这就是沈家庵村名的由来。历史是否果真如此?无从考证,但沈家庵却因此出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