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岭古道 (转载)

(2010-11-12 12:59:35)
标签:

秦岭古道

骆谷道

秦岭

子午道

驿道

分类: 古道篇

  西安境内的秦岭山脉是中国南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远在商周以前,山间已出现沟通南北的古代道路,周秦汉唐千余年间,秦岭驿道作为首都长安联结南方诸省的战略通道,在古代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遗留蕴涵丰富的历史积淀。 
http://s10/middle/4c8518eag96df45aac899&690
http://s15/middle/4c8518eahb5c996986f6e&690

秦岭古道基本概况 

  秦岭山间多悬崖绝壁,险峻陡峭,古代道路凡遇悬崖绝壁皆傍山架木而行,史籍称之栈道。这些栈道主要有: 

    子午道 

  子午道 系古代长安通往汉中、安康及巴蜀的驿道。因穿越子午谷,且从长安南行开始一段道路方向正南北向而得名。此道开辟于秦代,东汉王升《石门颂》称:“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秦末刘项相争,刘邦被迫前往汉中就任汉王,所行即子午道。秦汉魏晋时期,子午道的大致经行路线为:自古长安南下,经今西安南郊杜城村,入今长安县子午镇附近子午谷,溯谷而上至土地梁,越梁沿沣水支流至喂子坪附近沣水河谷,溯谷南行至关石(即子午关,又名石羊关);过关石后南行,越秦岭主脊到宁陕县沙沟街,循汉江支流旬河而下,经高关场、江口镇、沙坪街、大西沟,翻越月河梁至月河坪,南渡月河顺腰竹沟行,于古桑墩附近越腰竹岭进入汉江另一支流池河沿,循池河南下,经营盘、胭脂坝、新矿、龙王街、铁炉镇入石泉县境,经梧桐寺、迎风街、石佛寺、筷子铺、后营至池河镇,过马岭关绕汉江北侧九里十三湾至石泉县城;自石泉县城向西北,经古堰、绕峰街至西乡县子午镇,过子午河入洋县境,复经金水镇、酉水镇、龙亭进入汉江平原,过洋县、城固县城到达汉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6505000100o2t6.html

http://www.openlab.net.cn/forums/threads/2502714.aspx

http://s13/middle/4c8518eahb551d380864c&690

  骆谷道 

  骆谷道 也系古代长安翻越秦岭通达汉中、四川的驿道。因自长安南下先经周至县西骆谷而得名;又因翻越秦岭后南面出口为汉江支流傥水河谷,故又名傥骆道。骆谷道于三国时期始见历史记载,其经行路线大致为:自古长安西南行,经户县至周至,西南行30里从西骆谷入秦岭,越骆谷关,逆黑河支流陈家河上游翻越老君岭,沿八斗河、大蟒河谷上行,溯黑河西源越秦岭至都督门,进入汉江支流胥河上源,再向西南翻越兴隆山至酉河上游的洋县华阳镇,沿酉河经茅坪过八里关,又越贯岭梁经白草驿,出傥谷口,循傥水河谷至洋县,沿汉江北岸渡胥水,经流王城、城固县城、柳林镇到达汉中。

 

大概行程:
1.骆峪口---龙窝---大石瓮---碾子坪---鹰崖子栈道---矿场---茅草坪---八姐石---五 道河口---关平梁垭口(2400m)---陈家沟住一夜

2.陈家沟---关城子---老君岭垭口(2557m)---洛阳宫(殷娘娘出家处)---称沟湾---八斗河住一夜

3.八斗河---麦场(玉兰王)---岭上---麻池子---卡方梁垭口(1870m)---殷家坪(娘娘庙)---大蟒河(己通车?)住一夜

4.大蟒河---老场---父子岭垭口(1585m)---九沟口---厚畛子住一夜

5.厚畛子---沙坝---钓鱼台---药铺---秦岭垭口(2100m)---老县城---都督门住一夜

6.都督门---40里吊沟竹林地段---财神岭平地露营

7.露营地---财神岭垭口(2540m)---黄草岭---兴隆岭垭口(2670m)---长青保护区---大坪保护站住一夜(已通车)

8.大坪保护站---华阳镇(古道从大坪开始己与公路重叠,可乘车)---洋县住一夜

9.洋县---傥河水库口---汉中住n夜后散档
http://s8/mw690/4c8518eahcd7f4a6ee777&690

http://s8/mw690/4c8518eahcd7f4ae97cd7&690

 

链接

傥骆道初考
傥骆道原始风貌中深藏美丽

在历史中行走——穿越傥骆道北段

触摸秦岭山巅-十天全程徒步穿越傥骆古道

《蜀道难 难以上青天》傥骆古道全程徒步穿越

http://s3/middle/4c8518eahb551d610b3a2&690

褒斜道 

  褒斜道 系古代长安穿越秦岭通达陕南、四川的又一驿道。因沿渭水支流斜水与汉水支流褒水两条河谷而行,北入口在眉县斜谷,南出口在汉中褒谷,故称褒斜道。此道历史最为悠远,《华阳国志》引《蜀志》称其始通于三皇五帝,《读史方舆记要》称:“褒斜之道,夏禹发之”,是秦汉时期咸阳、长安通往陕南、四川的主要驿路。《史记》称关中南往巴蜀,“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其经行路线大致为:自古长安经户县折西过周至、眉县,由斜谷口入秦岭,沿斜水东侧南行,经鹦鹉嘴、下寺湾,越老爷岭入桃川谷,西过灵丹庙、杜家坪,登五里坡,进入褒水上源之一的红岩河上游(今太白县城所在地嘴头镇),再折向西南行,经两河口、关山街、古迹街、西江口镇、孔雀台、马道镇、褒姒铺,穿石门或越七盘岭出褒谷口,经褒城到达汉中。 

http://s14/middle/4c8518eahb551d84eeced&690

  陈仓道 

  陈仓道 系关中西侧穿越秦岭通往陕南、四川的驿道。以道路北端入山处为秦汉时陈仓县而得名;因秦岭北侧有散关扼控,又名散关道;又因途中沿嘉陵江上源故道水而行,秦时设置故道县,又名故道。此道开辟于先秦时期,秦末汉初已成为沟通关中与巴蜀的惯行路线,刘项相争时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即由此道北伐关中。唐代辟为驿道,逐渐替代其他栈道,成为长安通往巴蜀的主要驿道。其经行路线大致为:自长安循陇关道西行,至凤翔折南至陈仓(今宝鸡东),西南行入秦岭至玉女潭,穿越散关翻越黄牛岭至黄花川,沿故道水行至凤县,入故道川,经马岭寨、两当县、固镇、河池县、长举县至兴州治所顺政县,复东南行经兴城关、分水岭后渡沮水至西县(今勉县西),折西南经百牢关至金牛县(今宁强县金牛镇),再沿金牛道入蜀或经褒城至汉中。

http://s12/middle/4c8518eahb551d9d2994b&690
 蓝武道 

  蓝武道 系古代长安翻越秦岭,东南向通往南阳、荆襄以至江南、岭南的驿道。因途经蓝田关、武关,故名蓝武道或武关道;又因自长安先到达商州(今商县),唐时又名商山路。蓝武道开辟于商末周初,荆楚部族首领鬻熊受封为楚子,在率族人自关中移居江汉时开辟此道。周秦汉唐时在诸驿道中地位仅次于潼关道。唐代此道大致经行路线为:自唐长安城东行,过灞桥后折向东南,经蓝田坡底村上七盘岭,绕芦山南侧过蓝桥到蓝桥镇,溯蓝桥河而上,经牧护关(唐时称蓝田关)翻越秦岭梁,顺丹水支流七盘河下至黑龙口,折东行经商州、丹凤县后出武关,又东经商南县富水镇出今陕西省境,经西峡县、内乡县至南阳。 

http://s14/middle/4c8518eahb551dbc9e32d&690



  库谷道、义谷道、锡谷道 

  库谷道、义谷道、锡谷道 均系自古代长安翻越秦岭,南向通往金州(今安康)的驿道,各以入口秦岭山谷得名。唐宋时已有山间小径,元代正式辟为驿路。库谷为河支流库峪河自秦岭而出的山谷,位于今蓝田与长安两县交界处。库谷道经行路线大致为:从长安东出,经引驾回折南入库谷(库峪口),溯库峪河而上翻越秦岭,经十八里小岭、阴沟口、阎王沟、黄家店、石湾铺、拦马河、表德铺至镇安县,循乾佑河而下,经今长哨、东坪、青铜至两河关进入旬水谷道,又经赵湾、甘溪至旬阳县,折西沿汉江北岸到达金州。义谷即今长安县东南60里的大峪口。锡谷即今长安县东南的小峪口。义谷道、锡谷道是到达镇安县之前的另两条驿路,至镇安后与库谷道相合。

-------------------------------------------------

链接

【栈阁北来连陇蜀——三秦古栈道的再度寻访】

 古栈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